2025-lucyqin的日常 最近把以前的东西翻出来看,在大感有趣的同时,有一个强烈的认识:一个人其实从来不会变,过程中会有扭曲、有迷茫,但那个主旋律的自我,永远会Call Back。 当你真正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总是越来越好,而人类正处于一个越来越差的时期时,会感到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战栗。 我觉得不能太苛刻了。一方面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慷慨赴死,能提前想好退路是聪明的做法;另一方面,虽然这个人文化层次不高,但执行力很强,事情做得 随笔 lucyqin 2025-01-17 168 热度 0评论
看待世界的五步法:事实、逻辑、观点、情绪、行动 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随之而来的也包括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泛滥。在面对各种事件时,人们常常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形成有效的判断,更不知如何采取合理的行动。尤其是,许多人立场先行,尚未搞清基本事实就陷入情绪激动。我的建议是,以理性方式看待世界,可以遵循一个由浅入深的五步路径:事实核查、逻辑推理、观点形成、情绪表达和行动实践。这一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和建设性地理 AI Writing lucyqin 2024-10-06 177 热度 0评论
网号、网证热点问题辨析 2024年7月26日开始征求意见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最近引发大量争论,这些争论中包含很多误解,将大家的讨论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在厘清这些误解之前,建议首先看完以下三个文件: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关于起草《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公安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随笔 lucyqin 2024-08-05 175 热度 0评论
从《简明日本史》中梳理影响社会演变的因素 这一篇拖了很久。以至于《简明日本史》不得不看了两遍,以重新梳理其中的脉络。这个题目也太大,虽然它只是终极问题之“人类何以如此”的其中一部分工作,但以我的水平而言,这仍然是难以下笔的艰难挑战。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用理工男的思维方式,以《简明日本史》中的日本作为研究对象,用条目化的方法,先罗列出影响人类社会演变的因素。 从影响人类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生物因素是首先发生的。由于女人需要生育和抚养婴儿,她们 随笔 lucyqin 2024-08-03 170 热度 0评论
210001毕业20年聚(龙的流水记) 在南京暴雨的间隙,我和皇上的飞机居然提前5分钟到了南京机场。说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暑假高峰期之前来南京参加毕业20年聚会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 20年聚会和15年的气氛明显不一样。上一次汪垚还在分享评职称的经验,班长似乎还在思考怎么写论文,读个研什么的。这一次,职业生涯余额不足一半,大家的话题主要集中在育儿以及如何躺平的方法上。 蓁巷的东北酱骨头馆整个被我们班占据了。一共就两个房间,一个是餐厅 随笔 lucyqin 2024-07-02 205 热度 0评论
围炉夜话:观念、艺术和其他 主持人、媒体人、音乐人、美术/雕塑家、律师、商人,以及我这样一个工科男,一顿饭吃了10个小时——这样说非常不准确,因为吃饭并不重要,应该说是聊了10个小时的天,顺便吃了个饭。 最好的“饭局”,不是酒足饭饱,而是精神上的大快朵颐。本来只是在“日常”中记录,但不知不觉有了这么长的篇幅,那么还是单独成篇吧。 记难忘的2024年5月9日夜。 凡哥:傻瓜瓜子创始人,雇佣了超过8个人来炒瓜子、卖瓜子,差点因为 随笔 lucyqin 2024-05-19 173 热度 0评论
法治沦陷的“最后一百米” 2024年1月15日,《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修正草案)》在江苏人大网上开始公开征求意见。1月16日,《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在南京市住建局网站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这次的修订是颠覆性的。 首先来看《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修正草案)》。第三条开宗明义,新增两款: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两点。一是“党组织领导”。在此之前,物业管理条例中,从未出现过“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字样。二是“共同参与” 随笔 lucyqin 2024-01-19 190 热度 0评论
邓宁-克鲁格-lucyqin心理效应 有人发了这样一张图给我: 这是一张著名的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示意图,不过似乎被好事者加上了不少乳华的要素。 仅从这张图来看,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越过绝望之谷,踏上开悟之坡,最后成就人类之光。但看来看去,总觉得这张图少了点什么。从身边的诸多例子来看,“开悟”确实很多,但方向似乎不对。于是对这张图又进行了一番修改: 这张图于是带上了我的延伸与发展,姑且称之为“邓宁-克鲁格-lucyqin”心理效应示意 随笔 lucyqin 2024-01-12 215 热度 0评论
我的大学梦(by 舟莲村) 什么时候知道“大学”这个名词的,不记得了。 把“我”和“大学”联系起来,是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当着办公室的同事对我说:“你这样的人不上大学谁上大学!” 从此,开始关心“大学”这个名词;从此,有了一个大学之梦。 大学的门,似乎是敞开的,而且,几乎没有门槛。一个电影的画面,看得我热泪盈眶——不是文学语言,是实录。电影里那个反派人物刁难小青年说:……你凭什么能来上大学?那位正面形象一把扯起小青年 随笔 lucyqin 2024-01-06 159 热度 0评论
驳“要么忍,要么滚” “要么忍,要么滚”,为什么说这话不对呢? 它原本只适用于一小群人,但现在常常见到有人将它泛化,一下子就从概念上把无数人的努力化为了无形。 这个语境下的“普通老百姓”占据了人口大多数,但不是全部。即使从这个定义下的“普通老百姓”来解析,也可以得出一些不那么绝对的结论。 如果没有娃,那么是否润,是精神追求、物质追求、客观及主观条件的综合博弈结果。这些因素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某人“有一些精 随笔 lucyqin 2024-01-05 166 热度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