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第十四章 潘多拉
- 随笔
- 10天前
- 30热度
- 1评论
第十四章 潘多拉
沈卓的新公司也在滴水湖边上,和老东家很近,不过只有二十多层,与巍峨的生成未来总部相比只能算个小不点儿。
“办公只有五层,其他全是机房。”三人在透明的电梯里快速上升,“我喜欢这个地方,”沈卓指指外面的滴水湖,“它能给我灵感。”
电梯打开,刘天远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公司前厅外巨大的公司名称:“新镜界”,英文名是“New Mirrorvers”。Logo是一个简化的人的后脑勺,正面对着一面镜子,奇怪的是镜子里却是一个正方形。
“这logo有意思。”刘天远说。
“我亲自设计的,你一看就明白。”沈卓说,“不过好玩的还在后面。”
演示室里已经准备了三套BCI。“来吧,”沈卓装出一副庄重的神情,“欢迎来到我的潘多拉。”
这个模拟宇宙中,只有一个单行星星系,潘多拉是唯一的可居住星球。它的直径比地球略大,地表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基本相当,同样带有一个月亮。它的表面经过精心的设计,没有深远的大洋,也没有贫瘠的内陆,整个地表如同放大的西欧,破碎的陆地与海洋交织在一起。
三人出现的位置是沈卓在潘多拉上的别墅,纬度很高,气温有些冷。说是别墅,实际上只是一栋很小的两层小屋,从门口向周围看去,视线所及之处没有第二个建筑。小屋的西边是海岸线,东边是一面不规则的湖泊,北面是连绵的雪山。湖泊上结着一半的冰。
“怎么选这么冷的地方。”凌雪哈着手,热气沿着她的脖子向右飘散。“看着冷,”沈卓笑道,“实际上体感并不冷。进来吧。”
一楼是传统的会客厅,角落里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吧台。“先喝点水。”沈卓走到吧台,在台面上点了一下,桌上立即出现了3杯绿色的饮料,还冒着气泡。沈卓拿起一杯,招呼着两人,“尝尝,新配方。”
凌雪举起杯子仔细端详。这杯似真似幻的饮料细节毫无瑕疵,闻起来带着一股青柠檬的香气,时间尽头里可没这个。她浅尝了一口,一股清新感直冲心脾,口感很淡,正是她喜欢的风格。
“不错呀,这味道我喜欢。”凌雪评价道。
刘天远也喝了一口,“哇,这个带劲!”他赞道,接着猛灌了半杯,“你小子真会享受。”
“发现什么没有?你俩喝出来不是一个味儿。” 沈卓嘿嘿笑着,“这饮料叫‘随心’,每个人都不一样,它直接给你最想要的感觉。”
“你这玩意儿有点邪恶啊!”刘天远感叹道,“潘多拉,呵呵,真是名符其实。”
沈卓带着两人转上楼梯。二楼有一个房间门关着,右手边是一个天台。凌雪推开门刚迈进去一只脚,又退了回来,天台摆着一圈沙发,竟然已经有一个人坐在那里。“谁?”她捂着胸口问。
“Cipher,你们认识一下。”沈卓打着招呼。
“阿远,凌雪,”Cipher没有起身,转过头挥了挥手,“你们来啦。坐。”
刘天远在Cipher对面坐定,仔细看了看,发现Cipher长的和沈卓颇有几分神似。“这是……你的T?“刘天远看向沈卓,“但他的肤色……”
“肤色在潘多拉上不作限制,咱们不搞种族歧视那套。”Cipher翘起二郎腿,“怎么样,这上面的风景不错吧。”
天台是朝北的,此刻像是下午,万里无云的天空带着一丝浅蓝,雪山的棱角处反射着金属一般的光泽。西侧的海滩上,海浪卷起一层层细密的泡沫。风景挺好,就是有些单调,更适合冥想。
“潘多拉上现在只有一千多个用户,沙滩、丛林、草原、岛屿,想要什么样的环境都有,还可以定制。”沈卓站起来,面朝雪山负手而立,“咱们这儿磕碜点儿,我内向,要求不高,你懂的。”
凌雪“噗哧”一下笑出声来,整个人向刘天远倒过去,“什么?他内向吗?我怎么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你才认识他几天。”刘天远拍了拍凌雪的脑袋,“你仔细瞅瞅,他的背影,是不是透着一种伟人的孤独。”
沈卓并没有像平时那样跳起来,而是罕见地沉默了几秒钟,这才转过身来。“你小子肯定觉得,沈卓现在怎么变成了一个兜售世外桃源的俗气商人。“
凌雪吐了吐舌头,赶紧坐直了身子。
“不不,我觉得这创意很棒,很有前景。“刘天远认真地评价道,“那么沈先生,这么好的别墅需要多少钱呢?支持零首付吗?不支持的话有点困难,我得跟阿零借一点儿,她可比我有钱。”
沈卓终于绷不住,冲上来给了刘天远一拳,“去你丫的。你真想要,我送你都行。”
“你恐怕不是带我们来看这个的吧。”刘天远眯着眼睛说。
“哼。我想给你们看的,你们已经看到了。”沈卓双手抱胸,把脸歪向一边。
两人一愣神,一只手从对面伸了过来:“重新自我介绍一下,我是Cipher,我就住在这里。”
刘天远张大了嘴巴。凌雪小心翼翼地握住Cipher的手,仍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叫住在这里?”
“模拟智人。哈哈,厉害。”刘天远猛拍了一下大腿,起身坐到Cipher旁边,一把搂过他的脖子,“我看看,真的假的。”
Cipher一把推开刘天远,“别乱摸啊,凌美女要吃醋。”凌雪终于转过弯来,“智人?模拟的?这也可以吗?”
“这里没有智人。是镜灵,镜子的镜,心灵的灵。”沈卓淡淡地说。
刘天远的大脑迅速运转起来。“镜灵,这名字很棒。很好的想法……如果说模拟宇宙越来越多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的世外桃源,……如果还能同步,等等,”刘天远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那数量岂不是可以不受限?”
“你再琢磨琢磨。”沈卓摸着下巴,饶有兴致地看着刘天远。他来出题,刘天远来解谜,他喜欢这种感觉。
“数量不受限。五感也不用受限。”刘天远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点头,他的眼睛睁大了,“ASP,ASP也不受限,是这样吗?桌子?”
“Bingo。”沈卓微笑着报以掌声。“你猜对了。在这里,镜灵是完全自由的。当然,”沈卓补充道,“我会尊重客户本人的意见。”
“潘多拉的魔盒。”凌雪皱起眉头,“这样乱来,肯定要出问题的。”
“需要首先明确‘问题’的定义。”Cipher躺回靠背里,“如果你说的问题是指我们不那么像人了,那这种定义似乎不太公平。”
刘天远摇摇头。“你这样做没有意义。潘多拉目前只有一千个用户,镜灵——也应该不多。这根本谈不上是一个社会,你所谓的自由也仍然只局限个别人罢了。”刘天远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如果未来你的用户极大增加了,占满了整个潘多拉,那么这里同样会通过一条《镜灵意识安全法》。”
“你逃不掉的。”刘天远的总结像一支利箭从他的嘴里疾射而出,带着啾鸣向Cipher射去。
但这次咒语没有生效。Cipher不为所动,反而笑了一下。沈卓按着他的肩头,咧着嘴,也是一脸怪笑。正在刘天远不明所以的时候,沈卓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谁告诉你,只有一个潘多拉?”
沈卓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玩意儿。Cipher冲着刘天远和凌雪又挥了挥手:“再见。”沈卓按下一个按钮,三人眼前一黑,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
消失的不仅仅是整个潘多拉,模拟世界中的身体也消失了,与此同时在可视范围的边缘出现了三个人的面部画面。“怎么回事?”凌雪问。“现在是纯漫游模式,没有形体。”沈卓的声音响起,“你们的视点已经和我绑定,但视角是自由的。”
“注意看,正前方。”沈卓重置了一下视角。
一颗深黑色的星球。几乎一眼就能看到它的不同寻常之处:黑,但不完全黑,它的两极分别有一部分是白天,显示出足够清晰的晨昏线,但这条线非常短,只略微离开极地范围就隐入了黑暗之中,只剩下隐隐约约一个模糊的影子与另一头的晨昏线遥相呼应。除了两极之外,这颗星球几乎全部被黑色包裹,但除此之外好像还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没有云。整个星球表面一丝云都没有,这让它看起来不像是一个自然星球,而是一座太空要塞。
“哇,这个星球好丑。”凌雪发出抗议。
沈卓的声音响起:“别急,我们靠近一点看看。”
视点迅速下降,瞬间直达地表。这时已经可以看清,一层深黑的面板覆盖了全部的地面,极目四望,勉强可以看出地形的起伏,但面板完美地贴合着地形,没有任何缝隙。蓝色的天空清澈得近乎深邃,整个世界只剩下蓝与黑两种颜色。
“这不会是光伏板吧?”凌雪问。
“差不多。”沈卓简短地答道。
“巨大的工程!”刘天远惊叹道,“但是,搞这么个东西意义何在?”
“咱们到极地看看。”沈卓说着,视点又开始飞驰,很快来到了北极上方——如果另一侧是南极的话。画面开始生动起来,这里没有被面板覆盖,陆地和峡谷总算是露出了真容,但无一例外都是褐黄色。在这片崎岖的土地上,分布着若干个深井,每一个深井都连接着一条条流水线,不断地有零件从井里升起,在流水线上被组装成了一个个带有面板的小单元,接着马不停蹄地被送往那一片黑色的下方。
“整个星球都是一个制造基地,”沈卓介绍说,“这些小单元用来弥补那些破损或老化的部分。太阳能一部分用于支持连续的制造,多余的部分被送往3.6万个储能单元,这些储能单元平均分布在整个星球,都位于地表以下不深的地方。”
“你真把它按太空要塞来设计的?”刘天远问。
“呵呵,”沈卓笑了笑,“这可不是我的设计。知道这颗星球的名字吗?潘多拉-α,我喜欢叫它P-α。它最初和你刚刚见过的那个潘多拉,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P-α上没有人,一个都没有。”
“啊?一模一样?那怎么变成现在这样了?这怎么可能?”凌雪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在时间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们看到的,已经是五千年后的P-α了。”沈卓说。
在潘多拉诞生之初,它就有一个姊妹副本,沈卓将它们放置在两个独立的模拟宇宙中。潘多拉自然是按照新公司的业务逻辑进行开发,作为对照组,P-α的各项参数和地表设计与潘多拉完全相同,整个星系的环境设定也一模一样。只有一个起始条件不同:P-α上没有人,只有200个镜灵,这些镜灵全部带有一个人类标准意识副本,通晓各种专业知识,同时将各项能力开放至机械结构所能允许的上限。沈卓称它们为Adam,仅仅用序号予以区分。
为了观察它们的演变,沈卓将P-α所在的模拟宇宙的时间加速了100倍。一周过去了,Adam们只是建起了一些屋子,没有明显的动作。沈卓又将时间加速到1000倍,Adam活跃起来,在半个世纪里,他们从一无所有,逐渐建造起现代化的能源和工业体系,在第89个年头,成功造出了第201个Adam。自此一发而不可收,镜灵人口急剧增长,到了第2个世纪结束的时候,整个P-α上的镜灵已经超过了2000万,第一代Adam也已经全部老化死去。
他们建造了城市,重新发明了互联网,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创作……有那么一瞬间,沈卓甚至以为这就是那个“新的文明”。然而情况逐渐不对劲起来,到了第4个世纪,城市已经全部变成了整齐划一的网格,效率至上成为不容置疑的价值,感性的创作消失不见,Adam的外形已经几乎没有人类的影子。这个所谓的新文明只维持了一个多世纪就变成了冷冰冰的机器丛林。
沈卓通过抽样发现,最新一代的Adam的人类标准意识匹配度已经降到了6%。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但是沈卓期待的东西似乎并没有出现。他将时间调到了十万倍——时间已经不多了。
第7个世纪,人口突破了10亿。
第9个世纪,核电站被分批拆除,能源供给逐步转向可再生的光能。
第10个世纪,Adam们启动了一项堪称伟大的工程。他们意识到,水对他们其实毫无意义,甚至有害——他们开始电解整个海洋。氢气被压缩存储用于工业生产,氧气则直接释放到大气层。
第12个世纪,整个P-α已经不存在任何一滴水,星球的地表被光伏面板覆盖了1/3。更稠密的大气层带来的温室效应令整个星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20度。
第13个世纪,Adam开始将自身改造成为带有光伏面板的形态。
第15个世纪,“Adam”已经不能称之为“Adam”了,他们已经变成了光伏体的一部分。沈卓检测发现,“Adam”单体的智能已经降低至最初的十分之一。
“实际上,两千年之后,这颗星球就已经差不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沈卓声音低沉,“整个过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现在每一个Adam的智能程度,已经不到原先的千分之一,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的一个手持终端。”
凌雪叹了一口气。“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今天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刘天远笑了,“阿零,你不要上当,注意看桌子的眼神,以我的经验,他还有包袱没有抖出来。”
沈卓翻了个白眼。“我有说已经结束了吗?哼。仔细看。”
他低下头捣鼓了一下,三个人的视点又重新回到了一大片黑色面板的上方。与之前的单调明显不同的是,这一次天空中出现了一个火球,正沿着一条陡峭的曲线向着三人所在的位置砸过来。
“喂喂,要不要搞这么刺激?”刘天远哇哇乱叫。
“放心,我们在另一个维度。前排板凳坐坐好,看得清楚。”沈卓嘿嘿笑着。
仿佛舞台上突然打开了聚光灯,整个世界刹那间亮了起来,刘天远忍不住眯上了眼睛。那个火球突然间开始发出极其炫目的白光,原本周边的一圈耀眼的火焰竟然被衬托成了深褐色。在强烈的对比中,天空也暗成了深蓝色,而大地却奇怪地亮了起来。
“快看,那些面板,变成了镜子!”凌雪喊道。
刘天远明白了。在他视野内,所有的光伏面板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转换成了镜面,反射着蓝色的天空。他环视一周,果然在某个角度看到了两个太阳。他再次抬头看去,那个火球变得更大了,准确的说是那圈深褐色的火焰变的更加炽烈,在身后拉出一道粗粗的尾迹。终于它解体了,化作若干个小一号的火球,几乎就在一瞬间,每一个小火球同样开始亮起夺目的光芒。
“这些镜子,它们在摧毁这些陨石!”凌雪得出了结论。
后面的小火球显然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几次解体之后,它们已经碎裂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块,很快被当空汽化。
“怎么样,谈谈感想。”沈卓挑着眉头,眼神中带着期待。
“这反应速度,这执行力,”刘天远叹为观止,“不像是你说的一群傻乎乎的终端智能啊。是有一个超级计算机在后面指挥?”
“哈哈哈,”沈卓放声大笑。“你说的对,但不是你想的那样。”他的眼里闪着光,“确实有一个超级计算机,你现在正‘站’在它上面!这是一个由50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超级大脑。”
[…] 第十四章 潘多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