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第五章 真实片段
- 随笔
- 10天前
- 8热度
- 0评论
第五章 真实片段
案情室的大屏此时已经停止了播放,视频的下半部分出现了一个半透明的蒙版,视频样式的图标划上了一个醒目的绿色对勾,边上是一只放大镜,下面是两行无衬线字体:
Verified as authentic by Truthclips.com1“真实片段”网站的网址。.
视频经过真实片段网站验证。
视频只有三分钟时长,但上线仅仅一天已经有了1200多万次的播放,右下角的实时播放量还在不断地滚动攀升。大屏幕上最后一帧画面里,地下站台的环形灯带将“龙耀路”三个字照得熠熠生辉。
即使在这个充斥着量身定做的生成式AI制品的年代,真相仍然是人类最朴素的永恒追求。以假乱真的视频越多,对真实视频的验证需求也就越大。“真实片段”网站独辟蹊径,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了视频验真难题:多视角拍摄。生成式视频的扩散原理决定了AI无法完全精确地生成同一个场景不同视角的画面和声场,对于任何想要发布真实记录的用户来说,只要上传同一场景下、同时拍摄的4个不同视角的视频,就可以通过网站算法的验证。
陈奕扬上传了8个,清一色的8K。这特么是严肃新闻媒体的发布标准,沈云涛想。
他点了点桌上的控制面板,将大屏幕的画面切换到另一个视角,始作俑者得意洋洋的笑容出现在三人面前。陈奕扬有理由得意。精心布置的“舞台”效果好得出奇,智人警察“当机”前后的变化如此明显,而作为人类的主执警官,却对一个机器人“言听计从”,这一切在镜头下不言自明。它同时还是一个完美的广告:一个“普通人”竟然可以在传说中的强力智人警察追捕下跑出1个小时,而且进入预先计划好的拍摄地点!陈奕扬根本不需要进行任何附加的编辑和说明,评论区已经解释了一切,早有眼睛雪亮的群众扒出了陈奕扬的身份,灵衍公司的产品关注度急剧上升。如此“要素齐全”的视频,真是想不火都难。
“小林,你把前天的情况再介绍一下。”沈云涛向站在一边的林然招了招手,“坐下说。”
林然上前一步,拉开椅子,有点犹豫:“局长……”
“不用担心,他是我们的顾问,也是一位智人。”沈云涛介绍道。
桌子对面的智人站起身来。“林警官,你好,我是刘志国T,”刘T和林然握了握手,温和的声音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沈局请我一起来分析一下情况。”
林然坐得笔直,还算流利地介绍了全部过程,显然不是第一遍了。刘T听得很认真,不时微微点头示意。沈云涛一直抽着烟,眉头紧锁。
“对话过程,刚刚的视频里面已经看到了。我们检查了最后被偷拍的位置,摄像头当时就装在环形灯带里,不过已经被拆除。”林然看了一眼沈云涛,又补充道,“Leo说跨区执法有麻烦,我当时有点奇怪,但……但没有想太多,局长。”
可能是为了缓解林然的紧张,刘T插进来问道:“这个陈奕扬,身体素质不一般啊。跟他的那个……灵衍公司有关?”
林然一时把不准刘T问的是他还是沈局长,愣在那里。“小林,你先回去吧,”沈云涛挤出一丝笑容,冲年轻的警官点点头,“没事,你干的不错。”
屋内剩下两人。沈云涛深吸了一口烟,冲着大屏幕上陈奕扬的笑脸喷过去:“陈奕扬,45岁,灵衍公司的创始人和CEO。你看他一点都不像45岁是吧。我们分析了一下,他给自己上的,恐怕还不是LP-2,而是最新一代的技术。Life Performance,呵呵,大手术。效果没得说,就是太贵,不然我都想让他们——”沈云涛冲着门外比划了一下,“——都整上,啥烦恼都没了。“
“很贵?”刘T有些好奇。
“LP-2的基础费用6000万,根据不同的身体条件还会上浮,而且还有手术风险。第三代不清楚,但肯定更贵。一个智人警察现在只要100多万,一人能当俩人使,经验还能叠加,又便宜又好用,人的头皮都不用破一点儿。你说哪个划算嘛。”沈云涛的话里似乎带着一股气儿。
刘T笑了一下,朝大屏幕使了个眼色,“好像也没那么好用。”
“嗯。”沈云涛把烟嘴摁在烟灰缸里,用力转了两下。“你看看这个,”他起身走到屏幕前面,按住视频向右划了两下,选了一个视角,然后点下播放键。陈奕扬的声音响起。
“Leo,你无法真正区分‘命令’和‘信念’。”
画面上是Leo的正面。沈云涛将画面放大,又重新把这个片段播放了一遍。刘T发现,陈奕扬这句话说完之后,Leo微不可察地往后仰了仰,紧接着退了小半步,看上去像是一瞬间失去了平衡但又立即保持住了。
“你帮我看看,这特么是怎么回事儿?”沈云涛又点上一根烟。
“催眠。”刘T说。
刘T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特别。他原本以为,伦理所顾名思义,研究的应该是智人如何在社会上与人类共同相处的社会学问题,没想到上班第二天,热情的老吴就把他安排进了一个由脑科学专家、心理学家和混沌系统专家组成的项目组,研究什么“人类的潜意识”。
“这个课题最适合你!”老吴说。
研究大纲让刘T颇为疑虑。明明是研究人类的潜意识,但计划里却要求刘T每天上传一份全意识副本。
“老吴,你们这是请我搞研究呢,还是拿我当试验品哪?”
“都一样的,你想啊,我们研究智人与人类的关系,那总不能关起门来搞吧?只有真正的共存才能产生最真实的数据对不对?所以伦理所每个智人,既是研究员,又是自我研究对象,大家都一样——”老吴一本正经,“而且,更重要的是,只有智人才能真正了解那些数据,你懂的,就是最深处的那些”。
在刘T加入之前,项目组在一些问题上已经有了朦胧的框架设想,但由于缺乏实证数据,没办法做量化分析,更不要说建立整个理论体系了。而刘T就像来自黑洞内部的量子数据——是解开重力公式的关键一环。与刘志国在医院的最后两年,是理想的实验条件:他们日复一日形而上的探讨,拓宽了人类潜意识的边界,同时将显性意识高度压缩;而单一的、与外界几乎零接触的环境,让智人的模型基础中“算法潜意识”的部分减至最小。通常智人的HCP2Human Comprehensible Patterns,人类显性意识模式。、HSP3Human Subconscious Patterns,人类潜意识模式。、ASP4Algorithmic Subconscious Patterns,算法潜意识模式。比例在85 : 7 : 8左右,HSP不超过10,ASP不小于5——而刘T在终极受权后的三者初始比值大致为42 : 57 : 1。这是无与伦比的样本,尤其是大家重点关注的ASP部分,对它的演变过程进行跟踪至关重要。
半年过去了,刘T的HSP占比逐渐降低到23,ASP则上升到5。所里的计算资源不断向他们的项目组倾斜,每天的全意识样本跟踪,忠实地记录了智人在真实生活环境中受到的影响与三重意识的演变过程。模型随之建立,项目组发表了重磅论文:《智人三重意识演变的量化分析》。
论文发表后一周,刘志国T被上海市公安局特聘为技术顾问。
“催眠?对机器人?”沈云涛咳嗽一声,“抱歉,我没有那个意思。我是说,智人也能被催眠?”
刘T对“机器人”的称谓毫不在意。“只是一种比喻。准确的说,陈奕扬搅动了Leo的HSP部分,从而让他的HCP部分短暂地失效了。很短,可能只有半秒钟。”
沈云涛咧开嘴笑了起来,烟雾同时从他的口腔和鼻孔奔腾而出。“你们的论文我看过,能明白大概,但那些缩写把我搞的有点糊涂。通俗一点儿。”
好的。
还记得第一代的神经透镜5英文为Neurolens。吗?很大很重,那时候我们用它读取人的脑部信号,建立复制模型,导入机器人——那时候还不叫智人——非常成功。整个机器人行业进入井喷阶段,发展日新月异,实际上,机器人稳定的表现也是开启社会化进程的关键前提。神经透镜用了几年都没有大的变化,直到三年前,“发套”被发明出来。
突触发套6英文为SynaptCap,是Neurolens的下一代产品。是一次革命性的更新。它采用量子手段而不是电磁波,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映射出人类几乎全部的脑部活动,这其中也包含了潜意识。机器人的意识与人类的意识,匹配度第一次达到90%以上。从那时候起,全世界掀起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解放运动……之后才有了“智人”的称呼。
从指标上看,这当然是一种进步,我们下意识认为,智人越像人,就一定越安全。事实确实如此:智人的情感更丰富,艺术创作能力更强,能够执行更为复杂的任务,作出更加自主的决策,甚至偶尔犯错——这增加了亲和力。但是,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了这里面存在着风险。
普通人类的潜意识通常占比不到10%。在清醒的时候,这部分几乎不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任何影响,它处于一种非激发态,关闭状态。实际上,即使被激发出来,在绝大多数情况它也不会取得主导地位,人的现实逻辑会通过显性意识强有力地将它压制住。
但当人类的意识全盘复制到智人这里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于智人而言,人类的显性意识与潜意识都属于客体的一部分,都是模型模拟的对象。也就是说,人类的潜意识到了智人这里,它并不处于关闭状态,而是会参与整个神经网络的权重分配过程。一般情况下,智人的显性意识仍然会占据主导,但这种机制从生物本能切换到了“对齐训练7“对齐训练”指的是通过训练或优化,使人工智能模型的目标、行为和输出符合人类的价值观、意图或特定需求,以确保模型生成的结果与用户期望的一致性。”——这本质上仍然只是一种模拟,或者说学习,它没有那么可靠,就好像训练有素的体操运动员也会偶尔从平衡木上摔下来一样。
如果将输入信息集中在智人的潜意识部分,就有相对较大的概率给出潜意识的反应——这个过程很像催眠,不是吗?
“潜意识里面有什么?”沈云涛问。
本能和直觉。人是脆弱的动物,数百万年的进化,将生存的本能烙在了意识底层,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对物质的占有,二是基因的延续。这部分不用教,与生俱来,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甚至指导着人的一切行动。当然还有躲避危险的本能,不过人类已经将这部分进化成了脊髓反射,所以并没有包含在智人的同步范围——这是一件好事,否则智人对于危险的“下意识”反应会吓坏很多人。
直觉是更高阶的潜意识。本能埋在意识的深处,直觉则好像意识的云端,大脑就像是一块三明治。有人觉得,直觉就是哲学。
“直觉是哲学?我倒是第一次听说。你的论文好像没有这一块。”沈云涛说。
“对哲学的分析和描述,属于显性意识范畴。但哲学领悟是直觉——”
一颗石子在倾斜的水面上悬停。随即缓缓嵌进了水面。涟漪荡起。涟漪扩散。百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这个画面占据了刘T的意识,又倏然退去。
“——这一点有争议。”刘T神色如常,“主流的观点是,直觉是大脑综合各种信息后得出的判断,仍然是显性意识的一部分。这个问题聊多了比较敏感,所以论文只是提了一下,没有展开。”
“我理解你们的顾虑。人类主义恐怕对此很感兴趣,比如——”沈云涛再次调出陈奕扬的画面,转过头,眯起了眼睛,激光一般的目光穿透烟雾直射进刘T的人造眼睛里,似乎想要挑战那里面的CCD感光板。“他仅仅用了两分钟,就黑掉了Leo的大脑。他是不是受了你们的启发?”
刘T不为所动。“有可能。他这次催眠究竟是影响了人类潜意识部分,还是智人潜意识部分,还不好说。但这方面的研究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HCP、HSP、ASP的定义早就有人提出来过,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定量的分析。”停顿了一下,刘T补充道,“另外,这不是黑,更像是一种……扰动。陈奕扬触发了它,但不能控制结果。”
“需要一个新的体系。”沈云涛说。
刘T看着沈云涛,等着局长的补充说明。
“评估体系,定量的。我需要一个可靠的方式来评估智人警察们的可靠性。你们来做。”局长说。
“需要更多的数据,正常和不正常的。特别是Leo。”刘T说。
“Leo不是第一个。”局长玩味地笑了笑,“老吴会和你们对接。注意保密。”
刘T也笑了:“早就怀疑老吴是你们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