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lucyqin的日常
- 随笔
- 2023-01-28
- 291热度
- 1评论
【20231229】
南方周末2024新年献词 | 守住不惑的底线,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
这是一篇无病呻吟的文章,报纸就干好报纸该干的事情,爹味那么重,把自己当语文教材了?你40岁倒是“不惑”了,老百姓还“惑”着呢,指着你帮我们解惑,你倒在那边劝我们看开?少寄语读者,多自我要求,这才是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应有的立意。一年下来,南周的文章,有点印象的只有关于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的报道,还勉勉强强有点南周的味道。如果《读者》发这样一篇的话没问题,因为他就是这个定位;南周来这么一篇,就像是张飞唱起了黄梅戏,仔细一听,内容还是“不忘初心”,这你受得了吗?爱之深责之切。它哪怕来一篇假惺惺的自我鞭策,也比这“一路同行”的腻歪强十倍。
【20231224】
冲着这篇社论《重温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又充了一年财新会员。
【20231219】
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相匹配的系统自动化。
【20231212】
每年12.13的折腾,我感觉纪念的不是什么“大屠杀遇难同胞”,而是这帮演员,“一边表演一边恐惧”的“正在发生的历史”。
【20231210】
评《“两个凡是”归根结底也是一种实事求是:对“两个凡是”的再认识》
这篇臭气冲天的文章让我想到一个梗:“我们就盖着棉被,纯聊天”。你要是真信了他的邪,基本上贞操难保。在乌云滚滚的当下,“机会”当然是更多了,有一些东西,趁现在拿出来卖,市场是很好的,比如底线,比如节操。这时候总有一些人利益至上,其他的都摆在后面。
退一万步讲,如果身处压力之下,或为了竞争上位,那倒至少能理解一点;而比单纯的卖更可怕的是,如今有不少人甚至是真的这么想,从带周庭去参观腾讯总部,到龙行龘龘的春晚标题,再到官媒的“表忠示范文”,曾经一些很明显属于高级黑的东西、做法,竟然被越来越麻木的正能量所采用。
前段时间和两个同学兼同事聊天,他们说想要成事,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利益,否则只是曲高和寡。我觉得是对的,曾经这个抓手是土地;如今这个抓手还没有出现。但又觉得有问题,利益是把双刃剑,是魔戒,用利益来驱使人,最终人不免反过来要被利益驱使。
如何设计好“无知之幕”,可能是关键。无知之幕的后面,站着多少人,这些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不是需要第2层无知之幕,然后第3层无知之幕,那就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况,最后第x层无知之幕后面只站着1个人:我们必须信赖他,这又回到独裁的老路上了。
【20231209】
《杂文选刊》休刊
35年的《杂文选刊》休刊了。记得是初二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同桌给我普及了“杂文”与“散文”的区别,那可算是最初埋下的“星星之火”了。后来在学校写的作文,也多有“杂文”范儿,有时候还被语文老师批荐传阅。从它2023年12月这最后一期的封面来看,35年来,《杂文选刊》初心未改。那么,它的结局也就注定像这张封面一样,无论看清与否,路只有一条,结局只有一个。那只指明方向的大手其实也一样,早晚之别罢了。
【20231207】
能够在各路IT大神的工作基础上,作出一点小小的勘误或改进,成就感还是蛮强的。回想起来,N年前的简单抄抄确实没有多少乐趣,了解其背后的原理才是快乐的源泉。
两个月之前还觉得如同天书的教程,如今已经可以看的津津有味,满足感油然而生。
关于2.2亿彩票
昨天还在叹服内部操作已经不遮不掩,今天看到一个新的说法,是因为彩票的奖池早已经被挪用至空,甚至连税都垫不起,才上演这一幕神奇操作。想想觉得很有可能。联想到之前每次中大奖都是神秘人(从数学角度,无法验证身份的神秘人可以等同于不存在),早就怀疑这些神秘人可能都是骗大家去买彩票的幌子,因此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也确实是合理合理,水到渠成。
我们以为的:1、奖池累积巨额奖金;2、神秘人取走。实际上:1、奖池的钱始终被挪用,一直就没多少钱;2、某天钱已经很少了;3、“小王,明天你扮演一下神秘人,再打一波广告”。
【20231130】
《奥本海默》中有个经典的逻辑:“我们不能让希特勒首先研究出原子弹。”很多人拿这个逻辑来类比当下的AI,意思是,即使AI有潜在的危险,站在自由民主这一边的美国也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先把AI研究出来。
然而,AI和原子弹有根本上的不同。原子弹是一种掌握了技术并制造出来之后就可以“束之高阁”仅保留它的威慑属性的东西。当不使用它时,它毫无危险;使用它时,目标明确。AI则不然。AI从诞生之初就与它的创造者以及创造者所属的社会无法摆脱联系,我们训练AI时使用的资料,就是真实世界的整体镜像。AI本身不是武器,你必须将它构建到整个生产生活、科技、军事系统中去,它才能发挥威力……或破坏力。AI的行为本质上不可预测,只能说“几乎”稳定,这一点倒是和《奥本海默》中讨论的原子弹会不会烧毁地球的结论一样:概率“Near ZERO”。
简单来说,原子弹只是一柄剑,挥舞它还需要一个撒旦。而AI可能本身就是撒旦,它会自己寻找或制造剑。
【20231127】
学习了“参数化”查询方法,再次对网站进行了升级。
今天了解到阿里云是支持双栈的,ipv6如果按流量算,好像还蛮便宜。
开通了ipv6。需要手动配置其安全组,放行icmp(ipv6)才可以ping到。源为::/0,表示所有ipv6地址。
【20231126】
已确认南京电信ipv6封掉了80端口。
观《蓝风筝》
看完挺堵的,由于对那段历史多少有点了解,所以知道田壮壮在看似温和的镜头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常与残酷。一方面,一场场运动,无休止的折腾,显示出某组织恶的本质;另一方面,与那时的折腾相比,如今真是“和风细雨”了。老百姓恐惧的记忆还没完全淡去,那“燃烧的激情”却还刻在一些人的DNA里,随时等待着撒旦的召唤。蓝风筝飞了三十年,才终于飞出那棵树;然而真正的蓝天还远在平流层,弱小的风筝还没有摆脱狂风暴雨的威胁。换个角度看,对于一个本质上属于“篡权”的组织来说,把全社会各类人翻来覆去的折腾几遍,可能是必须要干的一件事。
【20231120】
OpenAI动荡
从周六早上醒来看到令人震惊的OpenAI动荡的消息,到后来传出微软斡旋又要让sam回去,再到sam决定不回去,与greg一起加入微软,原本以为已经尘埃落定,没想到更波澜壮阔的550名OpenAI员工联名信又接踵而来,让人来不及消化。
感受两点:1)未来世界的节奏将被AI裹挟得越来越快,生物大脑将面临更大挑战。2)如果550名OpenAI员工全部加入微软, 微软将亲手扼杀这个它亲自投资浇灌的果实,如果说现阶段的AI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果实的话。回过头想想,GPT-4、GPT-5乃至未来的6、7……AI的颠覆性这么大,中间不发生点事情才叫奇怪;最后,最强大的GPT只会是最少被监管的GPT,而只有心志最“坚定”的疯子才能把它造出来。狂飙VS对齐,势必还有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20231115】
openwrt的ipv6 DNS折腾了两个晚上,最后才发现是科学组件覆盖了dnsmasq的设置。
最终还是卸载了Ubuntu的全部桌面环境和UI远程工具。重启之后内存占用从2.2G下降到1.1G。
亲测微博确实隐性屏蔽了评论中的“习”字,只要包含这个字,只有评论者自己可以看到,其他人可以看到评论数增加,但展开看不到这一条。结合旧金山对“夹道欢迎”的重新定义,就感觉四个字:“日臻圆满”。
【20231113】
对黑五的期待已经超过双十一。
【20231104】
Cloudflare这一次的故障堪称史诗级的。11月2日开始出问题,一直到11月4日宣称已经修复,然而新注册域名的DNS仍然无效,现在11月5日凌晨了,还在修复中。这未免让那篇在2号服务器出问题37分钟后的文章有点幽默了。
当然,这几天Cloudflare还上不了头条。2号Clash for Windows删库之后,大伙儿还心存侥幸;结果3号Clash系全军覆没,分不清是真的被查水表了,还是热度爆表先来个预防式的“闪”?TUIC的作者写的文章颇有几分悲凉,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很多开源作者写在Github上的Readme.md那么似是而非,原来是出于“故意”。肯尼迪的演讲明明说的是“不要问国家能(为你的自由)做什么,而要看你们为了国家(变得更自由)做什么”,却被我们曲解成“默默为国家奉献”。高强度的教化中,国人伸手就来,时刻等待着被别人救赎的毛病,就这样根深蒂固,“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20231031】
用Linux搞定了网站配置之后,确实有两个令自己脸红的反思:1、桌面环境有什么用?2、Windows有什么好?(作为服务器来说)……
【20231030】
李克强去世的这个时间,必然会引发一堆的阴谋论。但是自发的悼念活动达到这个规模,有些意外。
【20231026】
观《大同市长》
耿市长离开的时候,给大同市留下了30亿美元的债务。这电影让我想到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何夕的科幻小说《异域》。科学家加速农场的时空,得到无尽的粮食,但事情哪有那么圆满?由于外面的二十年相当于农场里的90万年,《异域》中农场里的生物,进化成了恐怖的怪物;人类为了对付这些怪物,也将自己置于这个恐怖的时空中一起进化。
如今回看《大同市长》,仿佛看着全国近百万亿的负债源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20231025】
一咬牙、一跺脚,把NAS的容量翻了倍。
【20231024】
观《大象席地而坐》
这部接近4个小时的电影,看的时候觉得有些不耐烦是很正常的事情,可能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那意味着你还有没有完全绝望,还没有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电影就是胡波的现实。在电影里,大象在满洲里;而在胡波的想象中,大象在天国。所以,29岁的他,去看大象了。
【20231022】
观《鬼子来了》
两天时间连续看了两遍。真的不需要怀疑姜文的才华。看了电影的审查意见,也不需要质疑审查的能力。在我的理解里,这其实是一部奇特的反战电影,荧幕前的所有角色,都是被操纵的可怜人。
【20231021】
苏州的智能大会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公路改扩建大会则是门庭冷落鞍马稀。会议第二天,会务方甚至将会场缩小了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张学友演唱会与世界科幻大会均拉开帷幕。成都人民一半在怀旧经典,一半在畅想未来。而咱们像是落入了尴尬的现实。
好在,第三天天气无与伦比,让都江堰之行尚有可回味之处。
【20231018】
读《洪森评论:中国强盛的唯一之路》
藏富于民,民富才能国强,是洪森老师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但是,天朝的领导者对于“强盛”的理解与老百姓是不同的。后者认为的,手里有钱,走路带风,精完气足,或者按文章的定义,消费能力节节上升,不过是“通俗强盛”;前者的理解,乃是在国际事务中左右逢源乃至为所欲为,最终领导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算达到了真正的“高阶强盛”。
从领袖的视角,中国的经济总量正在逼近美国,2030年之前总量超过美国是必然事件,这是由人口数量以及虽然处于“新常态”但仍高于美国的增速决定的。人均虽然磕碜一点,但对于“高阶强盛”并不妨碍,因为人民不参与国际事务。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地主家的余粮,决定国际事务的是总量。
“通俗强盛”不但没什么用,还非常有害,经济发展了,民营企业风光了,人们不可避免地开始崇拜资本,开始迷信市场规律,开始墨守契约和法规。时间一长,还容易产生一种幻觉“这些成就都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思想一滑坡,颜色就不纯粹,这种危险必须防微杜渐。
抑制“通俗强盛”不但有利于意识形态的稳定,显而易见地,也为“高阶强盛”节省了资源。注意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为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同学们切勿与满足一己私欲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概念相混淆。在日益拥挤的地球村,挤在同一个“联合国框架”的屋檐下,我的胳膊肘戳着你的腰,你的脚丫子顶着我的鼻孔。作为后进分子,抱团取暖才能打好这场群架。我既然体量无敌,那在被压迫的阶级弟兄们期盼的眼神里,天朝作为老大哥当仁不让。无论富贵与贫穷,联合国说大家都一样,那这个数人头的游戏逻辑上就非常简单了,拉几个穷兄弟入伙,一点点国际援助和说不还就不还的“贷款”,既可以轻松拉到一票,还可以巩固弟兄们在各自国内的统治,一箭双雕,绿色环保。当然,这些弟兄们就更不需要琢磨什么“通俗强盛”了。
“通俗强盛”固然有害,“普遍贫穷”也不行。既要让总量保持在需要的水平,又要让人均不能超过有害的阈值,得像烧烤一样,不时地翻翻面儿,两面金黄、外酥里嫩,这才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艺术啊。隔壁国家都馋哭了。
【20231017】
关于每次热点事件出现后的分阵营现象,有空还得好好总结一篇。
关于“统一”的辩证法
统一,应该是由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民族之间的信仰和习惯的差异 + 各自土地上的资源禀赋 + 境外实力的角力在地理上的体现。沙漠上守着一口油井这种就不应该是独立国家,因为不可能处理好人民的发展问题;疆土太大(相对国家能力而言)了也不行,边缘地区管不好,穆斯林兄弟会就是这样出现的。
在民族概念没有那么强的古代,似乎主要趋势是小的合并成大的,那时候资源是主要因素,合则强;现代社会对资源的依赖性减弱。同时民族观念总体上是越来越强,这可能与已经具有了数百-上千年的历史有关。民族历史越厚重,民族认同感越强。这时候天平就向意识形态分裂的方向偏移。而且,科技、经济越发展,地区间的差异似乎会越大。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民族融合(或者说国家概念之下的民族建设,典型的如“中华民族”就是建设出来的概念),会成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失败?这个感觉得通过大量案例来分析。
关于电子书
看到华红兵的视频“中国电商在未来会关闭吗?”,他的本意可能是想谈广义的电商,但举的例子却是法国实体书保护。谈到书,确实常常觉得矛盾。从版权保护、知识付费的通常观点来看,电子书与盗版无异;但从传播文化和知识方面,电子书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某些禁书更是如此)。
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印刷成本与其承载的知识价值完全不是一回事。而知识带来的价值,是否必须要通过“书本身的价格”(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电子书可以买卖的),落实到作者头上,这一点可能值得进一步商榷。有没有其他可以两全的办法?
之前火过一阵子的区块链论坛,算是一种解决方式。区块链社区的原理是,你的任何电子作品,在被别人使用时,使用者都付费,并且这个钱会循着传播链条分给所有相关人,也确保了作者始终有丰厚收益。但区块链本身还是有局限性,想要普及建立在区块链上的大众社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20231016】
对于长期被蒙蔽的墙内人士,一旦发现自己被蒙蔽的事实,应激反应还是非常强的。需要长期的心理恢复之后,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信息的多面性、复杂性。认识到这不对,还远远不能称之为觉醒,真相不是非黑即白的。
这两天老看到一张图,说是每次发生什么事儿,朋友就变少(拉黑了他们,或者退了群之类),到最后没朋友了。把这种现象当成自嘲的笑话可以,但有人可能把他当成一种“曲高和寡”的自鸣得意,表示自己“不与傻逼为伍”,这难道不恰恰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非左即右”的人吗?这么一反省,我前几天也退了一个群,看来也有这毛病,得改。
关于巴以冲突
对于巴以这次冲突,初步有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脉络:
1、哈马斯本身层面。
哈马斯是从穆斯林兄弟会中,以参加起义、与其他社团(例如圣战组织)竞争的需求下分离出来成立的,是温和的穆斯林兄弟会中的激进派。古兰经本身带有一定的煽动性,哈马斯宪章诞生之初就带有很强的斗争性,明确对以色列不可妥协。信奉真主阿拉变成终极信仰,到后来,殉教变成一种争前恐后的荣誉。这使得哈马斯后期即便明知被人利用,也仍然要实施各类恐怖袭击,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想做的事情。
2、阿拉伯世界的资金援助,和哈马斯社会性的转变,新型的“资源诅咒”
哈马斯从阿拉伯世界得到大量资金支持。这些资金“要求”哈马斯要与以色列开展不懈的斗争。在历次恐袭、调停过程中,哈马斯也开展了大量社会福利、教育等工作,因此获得了民众的广泛认可。但同时,他持续这种影响力的前提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若转向和平,资金支持就会中断。尤其在巴拉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后。这时候,哈马斯就面临一种“资源诅咒”,这种资源就是“仇恨”。他如果失去了仇恨,他就失去了资金,也失去了维持影响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3、被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乃至以色列不断利用
阿拉法特发现,策划恐袭,然后不断地镇压同样可以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荣誉和资金。这是类似早年香港警察和黑社会关系的复刻。事到如今,以色列右翼团体也尝到了同样的甜头,哈马斯闹的越厉害,他们的权力就越稳固。内塔尼亚胡现在正在不断服下的,是阿拉法特当初同款毒药。当前形势紧张,所以以色列国内反对派必须表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暂时搁置国内争议。但我怀疑,反对派一定已经在调查内塔尼亚胡是否暗中在与哈马斯达成交易。
4、其他大国的影响
伊朗、美国、中国等,这个讨论很多了,无需赘述。
至于这件事接下来的走向,有几点想法:
1、以色列对是否占领加沙面临两难。
伊朗虎视眈眈,美、中均呼吁停火,其中美国已经多次强调占领加沙后果严重。同时,内塔尼亚胡是否真的想赶尽杀绝,很微妙。但骑虎难下,我认为以色列这一次仍然会攻入加沙,达成占领的事实,之后通过各种谈判短期内再交出来。
2、攻占加沙不能完全清除哈马斯。
现在已经知道,哈马斯在中东其他国家乃至全球各地,拥有多个总部和分部。其在中东地区其他国家招募新的哈马斯成员非常高效。与此同时,基于前面所述第2、3条,遭到打击后的哈马斯实力会快就会得到恢复。加沙被占领,普通平民越惨,哈马斯得到的越多。
3、表演一定有终点。
我倾向于认为,这场战争,几乎是参与各方共同酝酿的一场表演。这场表演非常残酷,是用数千乃至上万的生命作为代价的。
但它既然是表演,而且有大国参与,它一定是受控的,不太会出现阿拉法特当初的玩火自焚的情况,尤其是加沙整体即将被全面占领的前提下。
所以,这次冲突最后,以色列如果真的又和哈马斯达成某种协议,我不会惊讶的。
关于“奶头乐”
巴以这么多年的冲突中,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人体炸弹,这个青年,既不贫穷,也不无知,在当炸弹之前,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而且为人低调、温和。结果第二天就跑去当人体炸弹了。这给人一个启示,那些“西方腐朽堕落”的东西,也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因为物欲让人怕死。欲望的终极是对别人残忍;清心寡欲的终极是对自己和别人都残忍。所以,“奶头乐”还是很重要的。
【20231013】
GPT-4的文档翻译,效果已经非常好了,基本可以正常、连贯阅读,达到了实用的程度,与讯飞文档翻译效果相当。
不过GPT-4的费用就基本没有优势了,250页的英文PDF,翻译大约需要15美元;而讯飞是150元/500页。
此外,讯飞支持图片先OCR再翻译,这一点,目前的ebook-GPT-transtalor工具还没有做到。
读秦晖“巴(阿)以问题的由来”随记
认真看了秦晖对于巴以问题的视频的文字版,产生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为什么犹太人到处不受待见,确实是因为他们更聪明吗?
2、他提到,以色列建国英国默许,苏联支持,但没有提到美国,他说,杜鲁门当初还想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个民族共同建一个国家,大伙儿没同意。那么之前提过的,美苏合作在反殖民运动的背景下对抗英法,这个叙事莫非是一种错误解读?当然,后来美国就介入很深了。这有个先后的区别。
3、181决议之后,那占不到一半土地上的所谓“巴勒斯坦人”(因为还没有巴勒斯坦国),在第一次以及后面N次的中东战争中,成为了难民,这些难民又为何没有被阿拉伯国家很好地安置(这些土地的一部分曾经被这些阿拉伯国家如约旦占领过),大家难道不都是伊斯兰吗?
4、还是没有完全理解以色列建国,阿拉伯国家为什么反应那么强烈。约旦可以理解,因为它还想着河对岸那块地。其他国家为什么反应这么大?
5、以及这些国家,一直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why?又不是从他们掌权的土地上辟出来的地方。
6、前述两个问题可能与英国撤退时没处理好有关,出现了土地上的权力真空。这个解释我觉得还是有点牵强,这属于觊觎未遂,跟切肤之痛按理不是一个级别。有待再查一查。
7、按秦晖的说法,苏联是当初支持以色列建国出最多力的,但后来又说阿拉伯人为了对付以色列全面投靠苏联获得大量支持,这个就很奇怪。里面一定还有故事。
8、后面N次中东战争中,秦晖可能略去了一些信息,以色列何以愈战愈强,有一些不可思议。尤其还是在苏联在阿拉伯国家背后支持的情况下。
9、以色列打下来的地盘,有不少过程中有交还,这些交还又是如何发生的?提到了美国的调解,那么美国在这里究竟是什么立场?
10、打了几次仗,仇当然越结越深,但前面仇恨的发展链条,还是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
先想到这么多,分享一下,也当做记录,后面慢慢再研究。
【20231012】
因为一周年的怀念,喜获小黑屋15天。小号随即顶上,倒也不算误事儿。
读《哈马斯之子》
印象最深的是《古兰经》与《圣经》的区别,真的是一念之差,地狱天堂。
【20231011】
中东战事一发,微信群里又开始上演对异议者的暴行。
【20231008】
成功将两个网站转移到VPS。Zerotier虽然绝大多数时候都正常,但仅仅1/100的不正常已经足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了。
【20231007】
布雷斯悖论,指的是交通系统中,新增一条通道,有时候反而造成更多的延迟。由于大量的司机处于囚徒困境,在选择路径的时候,达到的纳什均衡并不是系统的最优解。
这个概念似乎可以延展到其他方面:例如,为什么赈灾的大米要掺沙子,为什么保障房不能建厕所。
【20231006】
《时代》演唱会,陶喆、杨宗纬先来,感觉音响差的很,混音太大;最后李健一开口,顿时音响好像没啥问题了。实力还是有差距啊。或许,因为李健的发声方式更接近美声,所以他的声音更线性,在演唱会这种场合下更占优势,因为似乎麦克风与混响之间似乎有一个联动的阈值,一旦超过就立刻带来很大的混响。
【20231003】
民宿想要达到真正休息、自在的状态还是很难的,印象中只有一次在溧阳天目湖边上的涵田达到了那种感觉。
在宣城市宣州区丁桥村,购入宣纸4刀。
【20230928】
AI巨头是不是一起约好了国庆档发力,Bard一早推出了姗姗来迟的图片聊天;Microsoft推出了可以调用其他windows应用的多模态copilot;OpenAI也终于开始推送扭扭捏捏大半年的多模态,web browsing功能也回归了。我的账号还没推送到多模态,不过Androi端APP的语音功能已经可用。ChatGPT的语音很惊艳,听着像真人,比之前所有语音助手的体验都高了一个档次。但进一步了解发现,它是用了whisper插件先将语音转换为文字,然后对文字用GPT响应,再转换为语音输出。这显然不是真正的多模态,因为多模态的本质应该是基于图像和音频的原始文件直接动用神经网络来响应,而不是通过文本中介。测试这一点也很容易,可以对它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说同一句话,很容易发现GPT并不能作出区分。而图像的多模态看其他人的测试用例,应该是真正的多模态,因为它无需通过文字,就可以识别图像本身包含的信息和逻辑。
观《坚如磐石》
晚上到电影院看了《坚如磐石》,又看了看一些网上的评论,有点意思。之前3年时间为什么一直不能公映,原来是因为“正不压邪”,反派于和伟、张国立等等演的太好,正派人物雷佳音对手戏顶不住啊。是不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没错,这不是第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是这样了,《狂飙》也是如此,《人民的名义》也是如此。毕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正义多半是虚构的,邪恶却很接地气,让演员演正义,简直就是“无实物表演”,难哪。
【20230926】
百度智能云打电话问我最近为什么没有用百度的AI,他们想要了解一下用户流失的原因。我说不但百度的AI用的少,其它AI也一样,咱们行业啊,现在就没啥AI可用。不知道他能不能得到一点点安慰。总不能跟他说,因为你们的AI钢管舞跳的不够好吧。
【20230925】
承德公安局把利用VPN为境外公司工作的一名程序员给抓了,罚没“非法所得”105.8万元,这事儿闹的沸沸扬扬。有人类比说,小米、华为、腾讯,无论哪个互联网大厂,都100%存在大量使用Github等境外网站的情形,是不是一并把“非法所得”给罚了?我估计,这些互联网大厂,以及外宣、境外网警等等,很可能人家使用的VPN都是备过案的。但是,似乎也没有一条法律规定,使用“未经备案的VPN”,得到的收入就应该“罚没”。这里的细节可太多模糊边界了。
【20230924】
读《马斯克传》
读完《马斯克传》。马斯克的例子类似三体,其实是不能直接“拿来主义”的。他的焦虑来自“在AI毁灭人类文明之前,咱们上火星还有多久的窗口期”,这是一个灭世级灾难设定,这种前提下,“独裁”是必须的。“狂飙”的工作模式,对于具体的工程师而言,是一种从灵魂到肉体的奉献,其实对99.9%的正常人类来说是不可持续的。但世上没有非黑即白,他的第一性思想和五步工作法,完全值得借鉴,反思我们的工作环境,差距好比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在“人类模拟器”这个游戏当中,假设要给主角设定技能,每当用鼠标拉出一个“正向”技能,同时也就在技能的对面拉出了一个“负面”的缺陷。狭义的、安全的“完美人格”,其能量也是0。向标准模型对齐,消灭所有“负面”缺陷,等价于将“正向”的部分同时归零。而这恰恰是我们的教育持续努力在做的事情。
【20230923】
《大梦》里有一句歌词是“他说趁年轻再去闯一闯 说不定归来时会有一番景象 我只求他平安”。“平安”两个字让我联想到刚刚毕业那会儿玩的游戏“暴力摩托”,只要玩过10次以上的朋友都应该记得,这款游戏的重点不在于你的摩托技巧和互殴技巧,而在于“避免摔倒”。因为一旦摔倒,90%遭遇警察,那就立马Game Over。最终,开得慢、但能避免摔倒的,常常反而得到冠军。“暴力摩托”也许想引导玩家“不要崇尚暴力”。但一个社会如果把“平安”作为第一诉求,那多少是有点大病。
【20230922】
当朋友们讨论“你最推荐的书”时,你会忍不住将别人的隆重推荐记录下来。但最终会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本书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多半取决于他是否看过同类型的书。因此,无论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还是毛姆的《刀锋》,都不能再给我惊艳的感觉。这印证了一个观点:盲目谈论读书的数量是没有意义的,想到了某位竟然能够一口说出“我在2022年看过1xx本书”的朋友,微微一笑。
【20230920】
“Sorry for the wait”——于是AdvinServer迅速到位。然而仍然不稳定,AdvinServer的工作人员对我的嘲讽令人印象深刻:“Routes to China are often congested, the world can reach that IP.” That really hurts……这迫使我进一步发现,原来使用tunel mode来访问它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申请了真正自由的freessl.org(同时深深吐槽一下故意撞衫的freessl.cn),加上Cloudflare前置代理,算是真正实现了free website。
【20230918】
AdvinServers的VPS真是让人心焦,当付了一个月的费用购买一台VPS后,你首先要等上两周——这确实需要适应一下。
【20230916】
从凌晨开始,包括奶昔在内的一众主流机场遭遇DDOS,同时国内DNS疑似遭到大面积污染。我和Z同志的软路由同时出现问题,但奇怪的是Windows和移动端尚能勉强使用。
一番折腾,将2021年的FusionWrt升级为今天凌晨刚刚更新的OpenWrt,问题得到解决。
【20230915】
观《蜘蛛侠:纵横宇宙》
《蜘蛛侠:纵横宇宙》观感意外的不错。这类动画片的形式,最早我是在《爱·死亡·机器人》里面的某一集先体验到(当然以我有限的见识,肯定远在那之前就有了),它不仅仅是抛弃了“拟真”的追求,而且在画面和表现手法上更加二维化,这使得颜色、形状乃至把“BOOM”直接写在屏幕上,每一个像素都紧密围绕“表达”这个终极目标服务,令人耳目一新。
另一个感叹就是,整个复联的故事结束了,仅凭一个蜘蛛侠如何撑起大梁?这一次好莱坞的编剧可谓是螺丝里做道场了。还不错,故事的拓展性和前后衔接,基本令人满意。
最后,动画片是不是可以节约大把的片酬,哈哈。
【20230914】
读《刀锋》
读完毛姆的《刀锋》。可能是因为已经看过了《月亮与六便士》,并且已经有过共鸣,而且自己也勉强算是在身体力行,《刀锋》并没有让我有惊讶之感,各色人物更显自然。从作者的状态来看,不禁让我想起贾平凹的《暂坐》,人生已近晚年,对待那些意义的追逐,已经可以用一种潇洒的态度去描摹。另外,林步升的翻译不错。
【20230912】
“你们一边反对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第34条第二第3款,说什么讲两句话,穿什么衣服不应该上纲上线;一边又揪住周带鱼和他老婆不放,唱个歌而已,在那上纲上线。你们这不是双标吗?”
不。我们可以随便怎么骂周带鱼和他老婆,但是从来没有要求过把他们抓去拘留。这种双标的指责就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
专利的数量与质量
为什么华为号称5G的专利占了一大半(或者起码比例很高),那为什么别人一制裁,我们就熄火,我们却不能制裁别人的5G?
因为我们的创新多在末端,例如一桌菜,我们的创新是“一种全新口味的龙虾”,确实不错,但市场上还有“其他口味的龙虾”。而美、英等,他们的专利是“桌子、盘子”这些基础设施,所以他们一旦不给你用,你压根饭店都开不成;你制裁他们,他们最多损失“某种口味的龙虾”而已。
【20230910】
一瘸一拐地二刷《奥本海默》,第二次看的比第一次舒服多了。关注到一些原来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情节上理解的也更圆满。
【20230909】
这次又在床上“瘫痪”超过1个星期。我想,已经有足够的对外理由彻底戒酒了。
【20230906】
读《独裁者手册》
《独裁者手册》是TK大神悄摸摸推荐的书。书的开头会让人很不舒服:虽然我们经常嚷嚷统治者如何无良,真相如何残酷,但这种嚷嚷多少有点抱怨的意思,并不是“真的”认为世界“真的”是那么冷冰冰。但这本书一上来就明确告诉你:是的,就是这么冷冰冰,而且我可以用统计数学的方式展示给你看。
它首先告诉你,无论民主还是独裁,统治者想的都是同一件事:上位以及保持在位。那为什么世界上会有百花齐放的政体呢?取决于三个维度:选择人集团、实际选择人集团、致胜联盟。统治者永远要讨好致胜联盟,区别只在于致胜联盟的人数。运用这种方式,我们得以用一种纯粹客观的方式去观察各个国家发生的一切政治,并得出很多让人惊讶的结论。
这本书从数学上解答了这个问题:皇帝跟好人没关系,好人也当不上皇帝。它虽看似一本反书,却竟然可以在大陆出版(虽然现在又被禁)。它虽然指出了残酷的真相,但却不会引起反贼的愤怒:因为真相既然是严格推导的结果,那还有什么好愤怒的呢?这恐怕就是“原罪”吧。
【20230830】
《奥本海默》:人类自诩文明,但却需要通过核威慑来维持和平。人类的确生而有罪。
【20230822】
开始学习Linux。经过对比,还是从ubuntu开始吧。
【20230821】
读完《四棵杨》,号称是《白鹿原》的“续集”,文笔不如《白鹿原》,但情节的构造还是很有可信度的,主要的过程发展,放到如今看来,很多正在重演。
有些评论啊,真让人啼笑皆非。看到饿死人的情节,竟然有人感慨道:节约是美德,今后我一定要注意节约。Word天。
【20230820】
BIOS升级到2023.8.15版,兼容了ddr5内存,于是终于实现了128G内存,虽然只有3600mhz。
【20230817】
完成镜像站的搭建。php7.4升级到8.2.5,解决bug一处。
【20230815】
项目终于告一段落,但生物钟似乎暂时调不过来了。
失业率暂停发布
“这是一副祖·杰塔200型超级色度危险感应太阳镜,专门用于帮助人们在面对危险时采取一种放松的态度。一旦感应到出现麻烦的第一个征兆,它就会完全变黑,阻止你再看到任何可能警示你的东西。”
——《银河系漫游指南》
S:欧美因为左翼普遍当权,政治正确泛滥成灾,社会问题也相当严重。中国是如何进化到文明的问题,欧美是如何让文明持续生存下去的问题。
【20230804】
厅行政许可从上网到发文,3个小时,创了新纪录。
【20230801】
Windows 11 Preview Dev版在升级的时候,下载的distribution包里的exe文件竟然被windows自己的防火墙识别为病毒,你受得了嘛。
【20230720】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年纪大了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
【20230626】
网易云为什么别名“网抑云”,有点道理的。同样的歌早上听听没啥,半夜在车上听,就有让人想大哭一场的冲动。
【20230625】
今天的会议感觉是:给马拉松选手递过一根木头和一柄刻刀,要求他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马来。当然,同时不要影响马拉松成绩哦!
【20230624】
利用端午节大约1整天的时间,完成了大型会务系统的雏形。
【20230614】
中医与疫苗
拿一场战役作比喻,“中医”(加引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杠概念)好比战略规划、粮草供给和战前动员;西医则好比侦察敌情、派发枪支弹药。不知道两者何对立之有。
非要说“战前动员”打不死敌人,或“用枪消灭敌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有意义吗?中医是长效手段,你非要杠它“不能立杆见影”,就好像敌人已经冲到眼前,当然不能靠“埋头吃饭”战胜对手,但以此就能否定吃饭的重要性了?
什么叫“自身的免疫力”?吃一碗饭或喝一碗草药,都一样增强免疫力,侧重点不同而已。
当然,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人们不愿意、没条件对疾病慢慢来,所以倾向于不搞粮草先行,不搞战前动员,直接侦察敌情(常常已经杀到眼前),然后疯狂发枪,一阵突突完事儿。这种玩法,文弱书生凭借飞机大炮一样能赢,免疫系统是得不到锻炼的。
至于疫苗,相当于小规模练兵,原理上是没问题的。但疫苗的有效性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曾经打过比方,疫苗就好比士兵戴的头盔,其实是不完全防弹的,一枪正好命中的话完全可以打死。那你能说前线的士兵戴头盔没有意义吗?反之,在后方办公室里办公的文职官员,有没有必要每人一个头盔在办公室工作呢?
从更高一层意义来说,所有的疾病和人类免疫力的调整,是大自然最正常不过的演变过程,这样一来,疫苗反而变成了人类的脆弱推手。对个体来说,如果奉行普世价值观,那当然对每个人都要不抛弃,不放弃;但对整体而言,万物为刍狗,什么人文关怀都是脆弱的矫情而已。
这么说不代表我支持后者,不同层次的观点都存在,无法有效辩论,因为立足点不一样。后者看似可以碾压前者,但不代表后者更高明,就好像开着一辆最差的摩托车也比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更快,这没什么好自豪的。想要有效讨论一个问题,首先商量好在哪一个层级讨论。
【20230612】
忙完审查。时常觉得我们的会务水平是全世界超一流的;但又同时觉得与竞争对手和领导的期望相比,仍是有遥不可及的差距。
【20230607】
据网友举报,人民的电脑屏幕经常显示一些有害信息,以绿色和蓝色为主。
有关部门通过调研发现,有害信息都是以像素点的形式存在,每个像素点均由三个发光单元红绿蓝组成。
根据统一部署,有关部门决定对屏幕进行管控。在技术部门大数据、云计算、AI等的支持下,管控可以高精度地对绿色和蓝色发光单元进行打击。
在红色的显示器光芒照耀下,执法人员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
又有网友反馈说,管控后屏幕虽然干净了很多,但是红色太刺眼,东西都看不清楚。
红领巾微微一笑:这怎么可能,去除了有害的信息,当然只剩下有益的信息了!刺眼的不是屏幕,而是你们的心吧。
【20230606】
单位那点事儿终于算是有了圆满的结局。
【20230531】
Teamrun网站取得SSL之后,拖了很久的链接复制到剪贴板的功能终于将它完美地实现了。
从马斯克访华引申出去
判断马斯克的行为,不能简单地以一种非黑即白的方式来看。例如《流浪地球》,在末世级的灾难面前,是不可能讲民主的,讲就是死,这是很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们需要提防的是,把末世级灾难的语境,套用到平时的正常年代。正常年代搞发展,要进步;到了大事儿发生的时候,就是要集中力量去用这种进步。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马斯克要干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是上火星。所以,无论在公司内部他的铁血独裁,还是更广泛层面的合纵连横,只要他“确实”是为了“多星球”的目标,我觉得可以理解,而且也支持。
民主不是万能的神药,它常常也表现为一盘散沙。“独裁”也不总是坏的,在处理“大事儿”的时候,是必须的。澄清一下:可以把“独裁”当成一种工具,必要时使用它,但我们始终要谨防这种工具的滥用。
假设有一群蛆,平均分布在方圆数十平米的地上。这时候,在蛆群的一侧,燃起一堆火,那么靠近火的这一小部分蛆,会因为感到温度上升,而开始向反方向涌动。而远处的蛆感觉不到这个热度,就会觉得涌动的这部分蛆很烦人。这样一来,由于存在信息差,所有的蛆是不可能力往一处使的,虽然这堆火很可能毁灭整个蛆群。
假设每个蛆能贡献的能量是0.01焦耳,10000只蛆理论上可以积聚100焦耳的能量,可以把一部分蛆“发射”到某个石头上去(假设这个石头可以避免被烧死),从而拯救整个族群。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独裁”者才能做到这一点。
往小了说,办成任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成功的事情,都需要某种程度的“独裁”,换个词可能就是“领导力的光环”。无意义地就差别不大的ABC方案争论不休,常常不如选定一种方案坚定地执行。这种“独裁”的工具必须只能用于这件事,一旦这件事结束,那么“光环”也需要随之散去,因为“独裁”对个体的精神力、创新力都是一种伤害。
这个问题往深了想挺有意思:我们经常比喻屠龙的少年最终变成了龙,但屠龙少年如果不披上龙甲,是不是也根本干不过龙呢?
刘瑜举过一个非常清晰的例子:如果幼儿园搞民主投票决定中午吃什么,投票的结果多半是炸鸡。每天投票,每天都是炸鸡,显然对孩子们的健康不利。
我们可以尝试把“利益”区分为不同的层级。对小朋友来说,吃上香喷喷的炸鸡代表了“今天的利益”,但他们没有考虑长远的健康利益(第二层)。老师想到了第二层,老师选择了相对健康的午餐,当然会破坏这“第一层的民主”。同理,可以继续延伸,延伸到后面,道理还是那个道理,但结果却让人可疑起来,这种可疑,本质上仍然是小朋友对“为什么中午不能吃炸鸡”一样的可疑,普通人的认知总归有一个天花板上限,理解能力是有限的。
但,这也就给了“真正的集体、长远利益”和“变个花样的个人独裁”的偷换概念带来了空间。但这种偷换概念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的。我们要预防这种偷换概念,但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站在第N+1层次的决断并且损害第N层次的民主”这类事情。不能简单地因为“我感觉我的民主受到了伤害”从而立即举起反对的大旗(虽然他当然有举起反对大旗的自由,这不矛盾)。
【20230529】
如果火星上有百万人口级规模的人类基地,地球上发生核战的几率将大增。
【20230524】
终于成功更新了Netfilix的付款方式。可用的接码网站:www.freereceivesms.com,实测可用,这次用它解决了香港手机号码验证的问题。但用的时候不能急,要慢慢等上几分钟。
【20230523】
终极真理是否存在?
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已经越来越形成共识,即我们的所有科学理论与哲学思想,只是对真实的一种可用的描述,根本不是真正的真相。进而,甚至已经放弃了探寻所谓终极真理的努力。
那问题来了:是否可以严密地证明“人类永远无法探知、理解或证明自己已经了解了终极真理”?如果可以,那岂不是非常幻灭?
数字世界的反国界本质
早上看到欧盟又罚了meta 12个亿美元。理由是因为向美国传递数据。这类事情已经越来越常态化了,我觉得仅仅从个案上去分析已经意义不大,这类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呢?
个人的一点思考:表面上看,是因为任何app都带有鲜明的所属国利益立场,导致了这种冲突;但往深处想,我认为这恰恰证明了app(或者说数字世界)的反国界特征。未来回顾现在,可能会给出这样的总结:“数字全球化的初期,各大IT巨头经历了短暂的为各国利益而战的混乱。”
言论审查的规则为何必须神秘?
言论审查和一般法律的根本不同在于,一般法律预防的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不会去管你心里怎么想的;言论审查则试图预防某种思想,而不管你是具体怎么做的。然而,无形无质的思想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因此,一般法律可以发布出来,持久生效;而言论审查的规则,发布之日就是它失效之时。言论审查的规则一旦发布,首先打击的是言论审查规则自己。
【20230520】
失眠常常是恶性循环。
【20230515】
发现一些可以自定义OpenAI API key的网站。https://chatkit.app/,https://www.typingmind.com/,这两个网站都可以配置web search,比较实用。
如果不需要web search,还是chatbox用起来舒服。
【20230514】
读《时间的秩序》
看完《时间的秩序》。总结:时间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也没有当下。熵增首先是概率,然后是巧合,最后是概念,本质是模糊。
任何社会制度,可能均需要有一个不变的基点,不然遁去的一就变成永远的循环,让意义无从着附。就好像再飘扬的床单,也需要两个夹子夹住它一样。在美国,就是大法官制度。
有人信仰哈耶克,有人信仰贵族的自上而下设计,两者的矛盾如此激烈,是我若干年前想不到的。
魔鬼与迷雾
他们从一开始就是魔鬼吗?
不,踏上征途时,也是青春年少,热情万丈的锦衣少年
这条路充满迷雾,谁也不知道通向哪里
但当少年从路的尽头再次浮现出身影
他已经完全变成了魔鬼的形象
如果预设他们原本就是魔鬼
那么你会认为
当下的你只要出于正义,问心无愧
就可以再次踏上这未知的险途
你会忽略了那迷雾里的东西
也许是现实?也许是真相?也许是人心的黑暗森林?
最终你作出了各种选择,到达终点
看着镜子里魔鬼一般的自己
也许会说:我没错
这样对吗?
我们都知道,人性经不起考验
所以,让人性反复经受考验的制度,不是完善的制度
真正的问题是那团迷雾
而不是所谓预设的目标、带颜色的信仰
路的终点可以很多,每个尽头有不同的风景
迷雾才是魔鬼
人不清醒,就会被魔鬼附身
【20230504】
Edge啥时候能明白“less is more”呢?向苹果去取取经吧。没有这个觉悟,就不要想着去跟Chrome PK了。
【20230503】
恶形恶状的婆孙当然谈不上是什么优雅的市民,可以批判。批判之后建议进一步反思一下:自己在职场上评奖评职称,有没有找过人、插过队?自己的孩子上学有没有找过人、插过队?自己的父母看病有没有找过人、插过队?
社会是个大染缸,染料也有你我一份。
【20230502】
猜想“克拉克森的农场”比cctv-17要好看很多。后者很冤,因为我没看过就粗暴地认为它不行。
【20230501】
1核1G的VPS还是磕碜了点儿,昨天搭了个牛逼的AgentGPT,内存长期在92%,web服务撑不过半小时。
今天换了个Anonymous chatroom,非常轻量级,运行还不错,起码能用。顺便学习了一丁点儿Linux。
By the way,建站这事儿容易上瘾,一旦建了第一个就停不下来。现在已经建了6个了。
【20230428】
在大外甥的连哄带骗下,把wechat bot升级,似乎又可以进入一小段稳定期。有一种新的焦虑叫“GPT焦虑”,原本自己访问毫无问题,但一旦拿到wechat上,有了一些人用,强迫症就来了,似乎服务不稳定就有点对不起他们似的。
【20230426】
主观与客观
关于主观与客观:客观世界是漆黑一片的,人的主观意识则像一盏灯,照亮了这个客观世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观察,都是主观意识这盏灯的光线照射下进行的。换句话说: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认知。之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这个宇宙,正是因为“宇宙”这个概念是由我们的主观意识描摩出来的。
内卷:信息的扁平化
关于内卷:上次可能只说了内卷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价值观的单一化;还有另一个原因应该是信息的扁平化。第1个原因是我们需要反思的;第2个原因则看似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举个例子,假设在古时候,人们互相之间的交流极少,这时候有人在郭村写了一本葵花宝典。郭村的人都练。但薛村没人知道这本书,用的是另外一本菊花宝典。这就很多元化,很健康。然而如果在信息时代,葵花宝典一出,一个大V一代言,整个地球村都知道了,于是人人都去练葵花宝典。
但是再进一步想,第二点也不一定是必然的,类似twitter这样的大平台,它现在的推荐机制就做的比较好:既不像抖音那么激进,又能通过了解你的兴趣给你推荐一些小众的内容。这是现在的巨型社交平台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从造热点,转变为多元化。
【20230424】
建了个小区论坛。腾讯加持的discuz! X果然强大。Cloudflare也让建站的成本低到无可再低了。
【20230423】
情节这件事情确实不能急,一时脑热想出来的情节,冷静下来想想会有非常大的漏洞。
顺手建了个图库站。
【20230413】
强制更新本地Git仓库
强制用远程仓库更新本地文件:
git fetch --all
git reset --hard origin/master
git pull
部署Auto-GPT成功。
【20230411】
完美解决了teamrun的SSL问题。
Windows Server 2022默认关闭了ipv6功能,开启方法:在 Windows 中为高级用户配置 IPv6 的指南
但似乎dynv6.com的域名服务出了问题。尝试将所有的二级域名删除后重新添加,问题解决。
【20230410】
完成前15章大纲。情节约推进2/3。
高潮部分,需要慎重思考。
【20230409】
在Synology上利用Navidrome搭建了一个音乐网站。
用Kid3对李志的部分歌曲进行了标签整理。
【20230408】
构造情节的正确方式是先构造人物的行动目标。按这个思路去构思整个故事。
另外,由于AI的发展速度太快,因此社会上出现认知和接受的断层,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设定。
【20230407】
写完1万字的小说人物设定+世界背景设定。看来原计划2万字的篇幅远远不够。
【20230403】
重温了电影《辩护人》。“什么是国家?我太知道了。”
【20230402】
It's like a fresh start.
【20230330】
1、酒里的鬼总是不离不弃。
2、G:所有的诗情画意,都是陈词滥调。
3、开始构思一篇科幻小说。
【20230327】
Netflix的堕落?
晚上失眠,无意间打开Netflix手机端,吓了一跳,Netflix app竟然内嵌了游戏、短视频,界面看上去跟抖音似的。不过还好它的短视频目前都是电影的精彩片段。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创新,而是艰难,Netflix的日子估计不太好过,只能这样来“创创新”。
突然有个想法:和平年代的人类精神世界必然是逐渐荒芜的,这一点已经是共识。具体到文化市场,就是文化产品的生产速度远远跟不上文化产品的消费速度,且人的感受力阈值又在不断抬高。以往,只有通过战争与和平之间反复横跳来解决,如今多了一个选项:要么,War, reshape the feeling;要么,AI, reshape the feeding。
这样一分析,未来用AI来生产大量的文化产品几乎是必然的事情,更进一步,“文化”这个词的内涵也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届时,肯定有一大帮人,宁可选择War。
【20230324】
在GPT-4的帮助下,打通了Teamrun的内外网,无论内外网直接用统一的域名即可访问,一举解决了邮件图片在外网环境打不开的问题。
【20230322】
见证AI时代
对于这个AI时代
幸运的是,我还可以见证
不幸的是,我已不再青春
【20230320】
7个小时看完了刘瑜的比较政治学30讲。
【20230317】
微软要凭借AI翻身了?
微软昨天发布了Microsoft Copilot,使用方式与Notion很像,但由于Microsoft的产品线比较丰富,所以与只能搞搞文字+表格的Notion AI相比,Copilot确实更让人神往。终于有理由升级成Office 365了……
微软再次拥了革命性的信息凝聚力,从今往后,大家会上赶着把自己的文档、计划、出行、购物、饮食、娱乐甚至聊天记录,绘画作品等等一切信息“喂”给微软的产品线,以使Copilot(GPT)做到真正的贴心贴己,这诱惑太大了。
“智慧”与“隐私”曾被认为是不可克服的矛盾,原来AI可以。
估计未来常用的桌面软件和app,都将产生一种额外的“连接”需求,即一键关联微软账号。这样就可以将各个不同软件上的数据都传递给微软,交给GPT来消化吸收。
【20230315】
关于华为
某A,原来是华为某研发部门中层,若干年前,会因为实现了硬件层面根据网络流量自动节能,兴奋地跟我们(专业上毫不相关的朋友)介绍这个技术,几天都睡不好觉。
某B,原来在华为手机UI设计部,为人优雅纯净,也非常聪明。
某C,原来在华为的时候,常常被派驻现场,因为华为贯彻的是“设计必须深入场景”,它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可否认的是,华为曾经是完全可以容纳理想的,有能力的员工,并不会因为身在华为感受到残酷的剥削,相反,会觉得有创造的自由。
就产品来说,我刚刚淘汰的Mate20Pro,绝对是划时代的伟大产品。
当然,我的这三个朋友,现在都离开了华为。自从被限制5G和Google之后,荣光不再,鸿蒙系统更是内置了“反诈”功能,让人不齿。辉煌的蓝海退朝之后,露出嶙峋的海床。
但不能因此认为,当年的华为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打个比方,我们可以在带空调的食堂里端着碗、拿着筷子吃饭,不能因为“你们公司有食堂是因为有钱!其他很多公司都不管饭!”就认为在食堂中端着碗吃饭是什么不文明、不自由甚至是耻辱的行为。
国家层面对产业的扶持,更不能说它没有意义。人类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能摆脱“国家”这个定义,因为我们还远远没有百花齐放到可以坦然接受“赢者通吃”的程度。
【20230313】
军训的时候练打靶,关键秘诀是“有意识瞄准,无意识击发”。这可以作为一个比喻:“有意识瞄准”是历史的必然性;而“无意识击发”是历史的偶然性。
这个例子可以生动地看出,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不矛盾的。
【20230312】
对本机配置的Stable Diffusion再次略作研究,了解了挂接插件的用法,生成美女图片若干。
【20230309】
老妈于2023年3月1中午13时许,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去世,3月3日上午在上海市闵行区殡仪馆火化。按她本人意愿,骨灰送回老家,在叔叔家设灵堂,按大丰的习惯做法,守灵三天,于第四日(3月6日)葬于新裕陵园7排3号。
【20230225】
天将大乱
天将大乱。历史上常有被后世认为是转折点的事件或时间段,而身处其中的老百姓是不得而知的。这种念头总是让我有“穿越”到当下的错觉。
ChatGPT与Notion AI
ChatGPT好像德高望重的长者,你得出门去拜访他;而Notion AI如同博学多闻的朋友,可以把他邀请到你的书房。从AI提供内容的质量来看,Notion AI略逊一筹。但从便捷性与亲和力来看,ChatGPT恐怕要输,毕竟后者是更通用性的东西。
Notion AI就像是“扫雷”游戏里面,点到一个空挡后,“刷”地帮你扩展开来的那一下。
【20230222】
北大女生对话上野千鹤子
关于女性主义或者婚姻观什么的,不是我日常考虑的范畴,所以看完感觉挺迟钝。后来又零星看到不少评价,总体感觉是:
1,在中国,30多岁的人常常还是很低幼的,拿她们与75岁的,成名很久的上野对比,落差很大也挺正常的。
2,名校多年以来饱受践踏早已失去光环,名校毕业,也就还是普通人而已。
3,没有看过上野的书,但从她的谈吐判断,她的思想体系应该是更宽泛的,绝不仅仅局限于婚姻、生子,但3名北大女生始终围绕着眼前这点世界在谈话,确实拉低了谈话的格局。
4,缺少精神自由的人确实一眼就能看出来。总是盼着什么“主义”来拯救自己,就好像能工巧匠发明了起子只是为了解决一类问题,结果普通人把“起子”做成图腾供在家里。不仅把起子供在家里,还去质疑锤子为什么长的不像起子。
【20230219】
下午看了《枕头人》这部话剧。评价是毫无现实意义,不知所云,即使当作一个单纯的悬疑剧来看,节奏很拖沓,台词编排也乏善可陈。忍不住上豆瓣吐了个槽。是张本煜的版本。
【20230218】
自中了恶毒的全盘勒索病毒后,最大的损失是Teamrun,丢失了4个月的数据,期间还对网站作了几个小的升级,也都没了。
昨天搭建了基于Winrar的自动本地备份+Resilio的异地备份机制,今天再次用了不到2h把网站几个丢失的升级“重新”升级了一遍。
【20230216】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的记忆碎片组合而成的童年生活可谓充满了心酸,但以写作者的视角重新演绎,则又戏谑起来。通过对老中青小的刻画,可以管中窥豹地感受那个时代的印记。生存是至高法则,这一点在后来的《活着》里有着更深重的表达。在生存之下,是跳跃着的人性,与贫穷共舞,猥琐但又不及于丑陋。
余华也是个痞子作家,不同于王朔的辛辣,后者的痞,常常埋伏着讽刺,仿佛时刻端着一杆红缨枪。余华的有趣更多是有趣本身,是面对苦难的一种淡然而非挑战。他的笔墨更多着于个体,宏大或沉重的背景则是藏于幕后的,这让人不免置疑其情怀和高度。然而这恰恰回归了大众的真实,苦中作乐本就不需要强加的意义。
这个人精从小时候学校里的各种叛逆,到落榜后不安分守己的牙医,让晚一代的、自诩拥有波澜壮阔的“斗争”经历的我显得黯然失色。我不得不悲哀地想到,我们这代人,尚可小湖里捉河蚌,放大镜烧天牛,杀虫剂灌蛤蟆,橡皮筋钓毛虫,碎玻璃剖老鼠,偷自行车野出五十里地,日常被父母打到死去活来,从小就对人生有了一点点丰富的体验;但当下的小朋友们,活在被精心设计的体验里,是否只能把“人生”这门课推迟到成年再修了。
【20230213】
金观涛
看似很长,但深入浅出,观点鲜明,非常自洽。 思想的倒退是全球的趋势,科技的所谓发展其实是已经吃了一百多年的老本,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已经强弩之末。而解决之道还不在科学本身,而在于哲学思想的跟进,这一点非常深刻,无法不赞同和叹服。
文章对当下近乎于沉沦的人类思潮感到痛心,这表明金观涛本质上仍然是乐观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短暂(也许一两百年)的徘徊,最终还是会回到正确且不断前进的路线上去的。
我个人有一点点悲观的是,我怀疑这根本上是一种钟摆式的往复振荡,无穷分解的科学本身可能都是一种幻觉。
ChatGPT
已升级成ChatGPT Plus。
【20230211】
笑果工厂线下体验
笑果工厂的开放麦,比想象中好,80分,值得再来。与线上相比,主要是内容可以更自由,线下的40%内容都不太适合放到线上。演员的表演完整度很高,节奏感不错,虽然偶尔出现忘词。
另得1个3等奖,送2023年任选1场的2张票。
漾应的小火塘
“没啥用”的感觉对人太重要了,人真的是一种奇怪的动物。
【20230208】
不存在与思想剥离的纯文学。
“普渡”的三种形态:自得,清高,热切。
第四层幻灭:慈悲。
今日遭遇全盘勒索病毒。
【20230206】
纪念李医生的聚会
F:不应总是将概念拔高到宏大的角度,而要关注到个体本身。
J:自由在空间/哲思在生活/无处不诗意
G:音乐三要素:旋律、节奏、和声
纪念李文亮,纪念的不仅仅是他这个普通人,更是纪念被操纵的真相,被捆绑的舆情。
不关心大众的小众,是伪小众;不重视小众的大众,是不能长久的大众;如果拥有情怀,那么将始终小众。
关于幻灭:第一层是现实,第二层是普渡,第三层是自洽。突破第三层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聆听内心的声音,命运的召唤。
【20230205】
看完野夫的《乡关何处》。
匿名状态下的人性
完全匿名且无需翻墙的Patchwork和Damus,均充斥巨量垃圾信息,而需要翻墙的mastodon则相对好得多。几种可能性:
2、翻墙本身造成了一个较高的门槛,需要翻墙才能访问的空间,显然诈骗发挥不了太大的价值。反而使得网络空间清爽不少。
3、完全自由毫无管理的社区可能必然导向混乱垃圾的结果。
4、这种垃圾信息充斥可能是CCP有意的组织。同样的事情在telegram的热点群上非常明显。
【20230204】
ChatGPT
专制政府一旦仿制成功ChatGPT,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将它投入到意识形态管控中去。AI干这件事,效果绝对一流。
Damus/Amethyst:去中心化社区平台,与Patchwork原理基本相同。在微信中,推荐的方式是分项“别人的”public key,而不是直接分享自己的public key。
【20230203】
win10系统停用IE后,默认用IE打开任意网站都会自动切换到edge。只需在edge的设置中找到默认浏览器选项,设置一下即可。
【20230202】
阿珍
只要把脑袋伸进窝去,阿珍就会不停地啄你的鼻子、嘴巴,用脑袋顶你的脑袋,闭上眼睛,感觉阿珍就像一条温泉里的亲亲鱼。
胡鑫宇案
我们会同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教体、城管等部门,联合平安义警、蓝天救援、绿洲救援等社会力量,搜索了学校南侧树林山岗约589亩、铅山县至余干县信江河段约200公里、峰福铁路沿线约22公里;走访了学校附近的2238户居民、159家企业、951辆客货车的司机、全县226处庙宇道观、25家养老机构和1家救助站;排查了72个水塘、运用声呐探查了3个水库;反复查看、交叉复核了6471.5小时的监控视频和31.7万余张交通卡口抓拍照片;先后4次派员赴福建、浙江等胡某宇曾生活或可能前往的区域查找。铅山县委县政府广泛发动村居干部、护山守林员和广大群众,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3轮搜寻工作。同时,我们邀请了权威刑事侦查、刑事技术、视频技术及心理专家参与调查搜寻工作,向25个省级公安机关发布了线索协查通报,核查排除了378条线索。最后根据一个群众报警,发现死者缢吊在距离学校100余米的树上,同时发现的还有铁证如山的两段自杀录音。
【20230201】
耗时8小时,老妈的手术按预定方案顺利完成。
【20230131】
史观水位
今再赴上海。途中见友作“史观水位”之喻:
“近几日偶感:史观水位。
粗略分评书史观、小说史观、常识史观、学术史观这四个水平。
天朝人普遍的史观还停留在评书史观的水平,只有少数人达到小说史观,比如莫言、陈忠实的小说勾勒出的部分近代史。
评书史观是当下整体的史观水平,也因此满江红、长津湖这样的电影大热。
而小说史观,则至少是看过不少写实主义的小说,并完成对评书史观的颠覆才能算。普通人中能看过超过三本以上的写实主义小说的人,占比就已经很少了。
能达到常识史观的,那更少。
关于学术史观,很多所谓历史专业的学者也未必达到常识史观。张口北约东进的这些所谓的网红学者,就属于这一类连常识史观都达不到的伪学者。”
后,又有讨论台湾者,有讨论****者,一路行车,略有所感。
史观水位的提法挺有意思,我倒也想到一个对应的比喻。历史就好比一块纹理随机、层次丰富的蛋糕,“近代史”这块蛋糕上面还涂了一层厚厚的奶油。如果刀连奶油都没切进去,那就属于“评书史观”,压根连真正的历史都算不上。要是只有两人,横一刀、竖一刀,直切到底,截面清晰可辨,那就可算得上是“小说史观”了。不过虽各自真实,纹路却绝不相同,甚至还可能大相径庭。倘若再来十人,每人一刀,把众多截面摆在一块儿细细分析,估计就能拼出历史原貌的大概,这就达到了“常识史观”的标准;人再多又有问题了:假设来一百个人把蛋糕剁成粉末,对于丰富“专业史观”当然很有价值,对于捋清大的历史脉络,又好像收益有限了。
人数少的时候,争论在所难免。历史的纹理“真实”尚且如此,对于“真实”的“解读“那当然更加百花齐放了。大家本来都玩的是同一个拼图游戏,不用意难平,也无需沮丧。就算是表面上没有说服别人,其实别人也早已经被你悄摸地改变了。
我们知道人的精神有个大bug叫“斯德哥尔摩”,如果肉体被制约,精神常常不知不觉就会服从。但肉体安全的情况下,精神的自卫机制还是很强劲的。远程来个大水漫灌,基本上只能收获应激反应。然而每个人的认识随着时间推移又不可避免是个持续流变的过程,任何一次真诚的交流都必然在对方心中留下种子,只是不要指望它马上开花。
举个例子,前几天跟M老师聊天的时候,他就提出“不能光坐而论道,要想想目标、路径和方法”。表面上我响应不多,但其实这句话对我触动颇大。以前也并非没有行动,但都是暗中匿名进行。昨天我在知乎上关注了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同道中人,今天发现他被禁言。我发消息邀请他加我的微信,就在我刚刚开车的路上他竟然真的加了。这还是我第一次“主动结识同志”。如果没有M老师这最后一推,放作之前我肯定是不会这样做的。
说到行动,就不得不想到“改变”。说到“改变”什么时候发生,其实没人能预测。三体运动已经无解,这个预测难度又比三体运动大N个数量级。但是,不妨碍我们一起把蛋糕仔细切一切,得到一个较近时间以后的解析解;也不妨碍从宏观上,可以得出“三体星系中的行星迟早要被撕成碎片”这个预言。
所以,从切蛋糕的角度,“道”还是要论。论辩的过程,是思想的互相激发,一般对彼此都有益。
从行动的角度,又不能光停留在论辩。我觉得,还应该想办法传播,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现阶段,思考的结论是否一致殊不重要,关键是揭开那层奶油,让更多人自动自发开始思考。
新增两个题目:《改变与坚持的辩证法》、《台湾何以如此》。
【20230130】
阿珍
阿珍顺利接到,且与环境适应颇好。她的生日是2022.11.19。
数字人民币
该文章的主要观点基本赞同,要补充一点的是,技术上,如何保证数字人民币的“离线+无电”使用,是个难题。另外,我猜测数字人民币实现后,也不会粗暴消灭所有资金池,不然等于瘫痪所有央行以外的金融工具,这太激进也太愚蠢。技术上是可以用数字加密手段实现局部的资金池,并建立整套授权体系。
【20230129】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 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中多处提到的REITs,是一种面向老百姓的,可以买卖的基金。对于本身无收益,或收益远不能覆盖成本的基建项目,reits本质上还是让老百姓接盘这个风险,甚至不能称之为风险,是一个注定亏钱的击鼓传花游戏,和庞氏骗局没太大区别。土地财政愈演愈烈,居民消费占比越来越低,解决不了这问题,一切都白搭。让老百姓买这种“伪国债”,信用度又不可能达到真国债那样,我怀疑这玩意儿还能不能忽悠到越来越精的老百姓了。
“深房理”的基本盘还是“房价在涨”,那是事实,而且无数老百姓那时候相信房价还会一直涨下去。基建的基本盘只能是“土地将来会增值”,这个概念,当下没有安全感的老百姓会信嘛。
【20230128】
关于试错
由于资源环境、技术能力的不断变化和更新,经济运行要有发展,本质是试错,不存在静态的模式。改革开放就是老百姓一边在前面试错,ccp一边在后面开闸的过程。这种试错不仅是宏观层面,比如乡镇工业,也体现在微观层面,例如一个市场的选址,一件商品的定价。科斯定理其实与物理上的电流是一样的:在没有外部干涉的前提下,通过自由交易(电子的任意方向流动),最终必然达到最优(电阻最小的路径电流最大)。
我们则不然,1加1如果永远等于2,权力往哪里放?还怎么领导?需各种调控,并定义其为“政治”上的最优。于是让原本可以在微观层面自发而高效率的试错的过程,变成了自上而下的,迟钝的,往往一试就是一代人的缓慢过程。
工具书
“我预测,十年后你党这些早期的文献将全部变成禁书,因为它们是最好的教材。”
“这些都是只在特定时期才有用,属于工具书。”
推荐一个讲得请更清楚的兄弟的系列文章:
日常也太深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