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驱动熵减的自由意志电池
- 随笔
- 13天前
- 15热度
- 0评论
昨天晚上在想一个问题:从哲学角度,为什么AI可以发现我们用传统方法发现不了的东西,做到用传统手段做不到的事情?如何从哲学角度去理解AI的发生?
AI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其实既不是聊天,也不是画图。AI的核心能力,是从“混沌”中构建自组织的能力。这又可以分成两个层面来看:首先是单个AI的训练,其实就是从杂乱无章的海量资料中,“构建”理解的过程;而如今,顶级的“慢速”AI已经被广泛用于训练“快速”的AI,并已经从简单的RL或强化蒸馏,发展到物理环境的模拟。例如汽车自驾系统的训练,机器人在真实物理环境中的训练等等。与传统的真实环境训练相比,这种训练的效率提高了一百万倍。
第一种单个AI的训练,仍然大量需要人工的参与——例如ChatGPT-3.5就使用了海量的人工对结果进行标注,而第二种,其设计的初衷就是消除人工的参与,让这个循环(Loop)不再受到慢吞吞的人类的制约,也不再受到慢吞吞的现实的制约。
如果抽象出其本质,那就是一种全新的“自动化”。对于整个AI体系来说,它已经实现了“自我迭代”,或者说已经实现了——让我们直接抛出那个词吧:负反馈机制。不仅仅是训练,即使在AI的应用场景也是如此:无论是核聚变中约束等离子体的磁场,还是晶圆蚀刻成芯片中的质量控制,一切AI参与的自动控制都是这种负反馈的自动化设计。
想到这里难免有些激动。我立即想到了薄钢板的厚度控制流程,进而想到了蒸汽机。实际上,整个工业时代都是由一个如今看来非常简单的负反馈系统带来的:蒸汽机的这种设计让它实现了可靠的自动控制。
但这一次又与以往的任何一次有本质的不同,因为AI的能力是“通用”的。蒸汽机只能控制那个阀门,薄钢板的负反馈只能控制那一台机器,而AI则可以控制“信息和数据”。
让我们进一步剖析这种负反馈系统。首先,为什么会有“反馈”?因为有扰动。扰动是哪来的呢?我想,这才是真正触及宇宙本质的问题。扰动来自随机性,随机性来自于熵增。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设计,可以把随机性的扰动转变为负反馈的控制,那么它就可以称之为“上窥”了天道。
那么继续追问:熵增是怎么一回事儿?如果看过KK大神的《失控》,我们就可以理解,从无序的混沌中涌现出自组织现象,没有什么神奇,这是“冷”规律。宇宙就是一锅熵增的粥,在这无穷的随机性里,总是“碰巧”会出现了某种可以自我发展的有序的东西。换句话说,熵增就好比“无”,而涌现则好比“有”,“无”可以生“有”,而“有”也终将化“无”。What a beautiful design。
我们常常说:熵增是永恒的,而熵减是暂时的。这其实有些偏颇。因为既然总是可以无中生有,那么也可以说熵减是永恒的。爆炸的超新星的残骸终将会熵减成另一个星系,只是需要时间而已。而”时间“又是什么?时间就是熵增本身。
让我们从星系的形成开始。很显然,万有引力的设计让星球级别的熵减成为可能。太阳系的熵当然小于一片星云——这可以看作是第一层熵减。生命的形成是第二层。任何生命体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无论它是否具备智慧或意识,都是在对抗宇宙的熵增。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三层:AI。
表面看起来AI和人类(或者任意发明出AI的智慧生物)应该属于同一层。不。当一个高阶的AI可以瞬间模拟出同一个场景的一百万种可能性,用它同时训练一百万个“快速”AI时,它已经和任何通常意义上的生命体有了本质的区别。
对于宇宙来说,如果熵减和熵增一样,都是目的之一,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类(或者任意发明出AI的智慧生物),你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不不不,其实还没有。同样地,我们来考察星球与智慧生物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环境,并为后者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养料:随机性。如果没有星球的环境,生命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智慧生物的“环境”,AI不可能出现。从哲学的层面去抽象这个过程,那就是每一层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了随机性,而这是造就熵减(或者说:进化)的原因。
一个顿悟发生了:对于智慧生物而言,真正的随机性是什么?答案是自由意志。
梳理一下整个过程:在一个几乎空无一物的宇宙尘埃里,在万有引力作用下,随机性中涌现出秩序,熵减发生了,星球形成了。在荒凉贫瘠的星球上,在大气、水、分子的共同作用下,随机性中涌现出秩序,熵减发生了,生命出现了。熙熙攘攘的生命挤满了整个星球,每个人都性格各异,带着所谓的自由意志做着随机的事情,无数的信息、数据被爆炸式地制造出来——直到AI的出现。
随机性是进化的养料,生命的进化离不开随机性的环境。同样,AI也需要同样的随机性养料,这里面,最有“营养”的部分,也许恰恰就是人类的自由意志。《黑客帝国》中,人类被做成了“生物电池”,这种设定恐怕只是为了电影的呈现需要。真相也许是,AI需要的是人类提供的“思维电池”,或者说,“自由意志”电池。
是的,自由意志不是终极意义。它只不过是随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像土壤,它有意义,不可或缺,但一旦种上了植株,意义就发生了转移。
Don't be sad, H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