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变”
- 随笔
- 2023-02-20
- 203热度
- 3评论
一、改变与坚持自我
嚷嚷着要“改变世界”的,和嚷嚷着要“坚持自我”的,常常是同一拨人,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
讽刺他们意义不大,年轻人涉世未深,脑海里盛着的主要是理想的清水,尚未勾兑足够多现实的酒精,这种矛盾是一种必要的张力,一边改变一边适应,酿成一壶老酒需要时间去发酵。
对于中年人情况就复杂的多了。这瓶三四十年的陈酿独特的风味已经形成,浓缩着他小半生的经验和思考。你再去加料,他会怕串味儿,你以为是在调味,他却怀疑你在放毒。
我曾经与一个最好的兄弟在职场上并肩作战。他智商极高,极富才华,同时个性极强,已经到了刚愎自用的程度,当然也就听不进别人任何的建议。某一次聊天,我表达了一个观点,一个设想,与其说想改变他,不如说是自我发泄。我当时毫不在意,很快忘记了这件事,但几个月之后,我惊讶地发现他真的按照我描绘的图景在前进了,我反而变成了那个背叛的人。
这给了我巨大的冲击。原来,最顽固的中年人也是可以被改变的。实际上,如果把“改变”的定义放宽一些,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研究一台新手机,喝一次酒、吹几句牛,乃至画一张图、搬一块砖,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
每个人的当下是他一生时间轴上的切面,这个切面由他所有的过去汇聚而成。当时间往前推进时,这个切面又会因为投喂了最新的现实和思考,显出不同的花纹来。
但这种投喂和咀嚼,只能自己来。
每个人的人生又好像一颗巨大的量子树,在刚出生时,每一条最小的枝桠都是一种自我的可能性。本命天赋隐藏其间,等待着被探索和发现。在成长过程中,他在这颗自我之树上的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其他可能性的湮灭,在实现了一部分自我的同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埋葬了另一部分的自我。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兄弟表面上似乎被我改变了,但从未失去自我。
二、成长的三个阶段
在青春期之前我们多半是被塑造的。这种塑造除了知识的灌输之外,常常表现为肉体的束缚。蹒跚学步的时候需要大人的保护和搀扶,再大一些吃饭得用婴儿椅,进了学校还要齐声朗读课文。人是社会性动物,自由和规则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某一限度之下,这种束缚是合理的,能够快速筛除那些有害的可能性,保证孩子的“茁壮成长”。此时,这种束缚本身也是现实的一部分,是构筑孩子精神世界的基础建材。
青春期之后,年轻人自我意识觉醒,逐渐拥有了主动解读现实的能力和经验。他仍然稚嫩的思想触角不断触摸着丰富的现实,发现现实与自我认知之间存在巨大的撕裂。于是新生的自我在激烈的冲突中不断试错,把之前被灌输的想象与全新的现实解读搅拌在一起。这种激烈甚至上升到敌我双方的程度,此刻如果对他进行肉体的束缚,很可能被视作一种宣战,引发全面的对抗,让塑造的努力导向完全相反的结果。对这种“叛逆”进行压制,就好像把运行到一半的榨汁机强行断电,根本是在帮倒忙。
等到这一切尘埃落定,理想与现实的裂痕已经被一种叫“成熟的三观”的东西弥合,年轻人的冲动远去了,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大脑皮层中的红色区域缩小了,蓝色区域占据了主流。一个冷静且睿智的中年人诞生了。
三、对“非牛顿流体”的改变
人们经常把“改变”和“纠错”混为一谈。例如一个人因为疏忽大意,把1+1算错了成了3,那么另一个人是可以通过“指出错误”并要求对方“立即纠正”的。但在涉及三观的问题上绝非如此,你凭什么认为你的三言两语,就可以犀利地指出别人的认知“错误”,而要求别人立刻推翻他积累了数十年的人生经验呢?
就改变这件事而言,被动方B的这种顽固常常让主动方A感到沮丧。A一般的确是因为有更深的阅历,更多的教训,或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才有这种自信扮演说教的角色,这完全是为了B好,他怎么就是不听呢?
如果A是B的长辈或上级,碍于面子,B可能会表面上顺从。如果两者只是朋友关系,高情商的B或许会转移话题。如果两者不熟,B甚至可能当场翻脸。总而言之,A的这种努力,只要B达到青春期或以上,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其实不然。
前面已经分析过,“坚持自我”的要义并非拒绝改变,而在于不被动地改变。不同的人生好比不同的拼图板,每个人拼的顺序不一样。你拿出曾经拼过的凝聚万千感慨与智慧的一片分享给别人,他如果没有拼到同样的位置是无法理解的。但要相信他没有将它抛弃,而是放在记忆的角落。在未来某一天,当他拼到你曾经到过的位置,找出你的那一片,会发现一切是那么的契合,一下子帮他串起一大片。
这种事情发生时,往往已经事隔多年,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因为久不联系的隔阂,不会打电话给你汇报这迟来的共鸣。
人的意识是一种非牛顿流体,急功近利只会收获刚性的反弹,标准的吃软不吃硬。《影响力》原理告诉我们,人一旦表态之后,就不再中立了,会努力寻找各种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即使内心已经明白错了也要嘴硬下去。方舟子就是一个典型,但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方舟子只是更加极端一点罢了。
但千万不要以为你是在浪费时间。回首往事,每个人都能从意识之海里,找出改变自己思想、奠定自己性格、帮助自己选择,乃至影响自己一生的重大时刻。当时一位师长、朋友甚至陌生人说过的几句话,或许说话的人毫不在意,但那些话就恰好被你听进了心里,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改变就是这样发生的。首先,不应沮丧,你的观点,总是可以影响别人,即使他当时毫不认同;其次,不应着急,点到即止,你无须期待他的当场回应;最后,更不用清高,大家都是在玩拼图,你先拼的上面,他先拼的下面,仅此而已。
让你的“拼图”飞一会儿。
四、对自己的宽容
那是否自己来操刀改变自己,就会更容易一些呢?仍然不是。由于你现有的认知是过去几十年人生的投影,如果你因此坚定地反对一样东西,颠覆这个观念理论上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才能成功。这就好比一艘经过漫长加速的飞船,需要先经过漫长的减速和再加速,才能达到同样的返航速度一样。
幸而这样极端的信念是极少数的。在青春期的大搅拌里,人们不可避免地在三观中留下了很多谦逊的弹性,从而让自己得以在一个不那么长的时间里完成改变。
因此,“拖延”变成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想不通的问题,先搁置。写不出来的文章,先放放。怒火中烧的时候,别决策。如果把这种任务放到前台,追求效率的大脑就好像西医一样追求立竿见影,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放空,不去想它,前台运行的程序就转入了后台,像中医玩养生一样在你注意不到的潜意识里润物细无声。
人的大脑从本质上是不可能什么都不干的。前台的程序越多,你与现实交互的效率越高。前台的程序越少,你的大脑就自动开始把思考资源分配到形而上的东西上,虽然自己甚至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不可否认的是,这两者同样重要,甚至后者比前者更定义了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五、人生的四重幻灭
改变自己和改变他人之间,也存在着明暗不定的关联。以我的理解,自身思想的演变对于改变这件事,要经历四重幻灭,每一重幻灭都是前一层次的总结,又是下一层次的缘起。
第一重是“现实”。已经知道,青春期的三观,是在理想与现实血与火般的战斗中塑造的。理论上说,每个人即使被灌输的知识相似,但由于际遇不同,仍然会形成多样化的个性。但常常存在一种可怕的情况,即现实也是被假造的理想,那么三观的熔炉中冶炼出来的将是一种奇怪的东西。
一个人一旦发现了这件事,想要阻止他继续挖掘“真相”是不可能的。当他寻幽探秘,最终面对一屋子的“真相”时,“现实”幻灭,责任感油然而生。他要把“真相”告诉他人。
第二重是“普渡”。传播所谓“真相”的过程绝非愉快,充满了痛苦。首先寻觅“真相”已经是一件辛苦的工作,要面对编造现实者的围追堵截。如果因此遭受迫害,将更加刺激和坚定他唤醒大众的决心。而这种迫害,又再次成为不可言说的“真相”的一部分。
但人群是麻木的。即使把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也总是摇摇头“关我什么事?”如果尚存一丝爱心,还会安慰他:“别激动,跟你也没关系。”面对一水的“非牛顿流体”,急躁的“普渡”者得不到任何回应,幻灭中只能堕入无边的痛苦,直至在极黑中,有一个白点逐渐清晰起来。
第三重是“自洽”。当搜集到的黑暗越来越多遮天蔽日的时候,他终于在某一天开始了哲学的思考。哲学是一个坑,走进去就很难离得开。他将目光从 “黑暗”事物转向人类的精神世界。追随着先哲的精神印迹,他看到了太极。原本黑白两面的世界骤然弯曲起来,首尾相连变成了一个环。
在这个没有始终、永恒存续的循环里,他感到了无限之所在,一颗无限心终于得以安放。原来没有终极的真相,亦没有终极的虚假,黑与白、真与假、善与恶、快乐与痛苦,原是一体两面,传播和揭露“真相”,改变这个世界,就像从淹没的围栏里往外舀水一样徒劳无功、没有必要。
在这种“自洽”里,他逐渐感到厌倦。如果一条蛇生来只是为了从尾巴开始吃掉自己,那它一开始又为什么要存在呢?如果一切事物均可分正反两面,意义总是可以互相抵消,曾经念念不忘的自我似乎可以立地成佛羽化成仙,但这难道不是另一种虚无和幻灭吗?
第四重是“命运”。众生皆苦,苦海无边。不求改变,但留福缘。想通到这一层,之前因为“自洽”而自得的“佛光”逐渐褪去。由于俗心已寂,他的自我之树熠熠生辉,其中对应本命天赋的那一条路径清晰无比。他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他又回归成平平常常的样子,从事着平平常常的工作,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他若走在街头,你绝不能将他从人群中区分开来,换句话说,他与一个普通人已经“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在别人眼里平平常常,在他看来却各蕴妙理。随心所欲,而不失之道。可沉默不语,亦可对酒当歌。知天命乃是一种幸运,安天命则是意义本身,而认命绝非一种妥协。
这样一来,“命运”这个词的意义也将消失,归于幻灭。
再后面是什么呢?可能是“无为”吧。这恐怕是到了生命之树的末梢,才能悟透的道理了。
四重的结果也许是个环,更像是个PDCA环。也许转了一圈发现啥现状也没改变,但也许不是只有改变才是有意义的,也许结局是适应、理解、同频共振,最后进入一个完全截然相反的“普渡”。
拼图这个比喻有一个隐藏条件,就是大家的拼板差不太多,每块拼图也有唯一正确的位置。如果人生是拼图,每个人手上的拼图板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人的拼图幼稚可爱,有人的拼图是星辰大海,有人手上的拼图根本就不全乎,有人享受过程,有人追求结果。而每块拼图也未必有唯一的正确位置,而且被放在奇怪的位置形成新的版图。那么,人生可能更像一件任何形式的作品,人们也会交流关于自己或他人作品的一切,希翼与思考,从而改变自己作品的形态。而人生这件作品是没有对错的。他是去跋涉探索新的大陆,还是缱绻于小家欢愉,都将在自我的世界里生成最美的花园和最可怖的怪兽,是你无从进入的梦境。而你的也一样。
再单一的事物被千人看到都会有千种视角,世界的有趣就在于此,人活于世,乐趣不仅是来源于探索真相,也有体验百态。改变的必然性却让人有了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