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中应如何展开讨论?

一、对于互联网,我们不应该“独善其身”

看到一个年轻人的博客写了一篇文章《互联网生存法则:不与他人争辩》,文章建议,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形成了自己的初步观点后,可以通过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为一篇长文,发到自己的博客空间或干脆存在自己的手机、电脑上。这样才会让自己受益。对于网络空间的评论区,浏览他们也是“查阅资料”的一种方式,可以了解到不同角度的观点,但不建议(作者也几乎不)参与评论。

初看这篇文章是很有道理的,甚至我自己常常也是这么做的。尤其在巴以冲突在网上的讨论方兴未艾,各个微信群、讨论版再次(咦我为什么说了个“再”字)不断分裂的当口,这样做似乎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往深处想想,这么做不但有些自私,而且危险。

首先,在网上随意浏览感兴趣的内容,算法很快就会抓住你的兴趣。

算法的厉害在于,它不仅仅可以了解到你的“有形的兴趣”,例如对“体育”、“赛车”乃至具体某个车手感兴趣,还可以通过你的浏览时长、视频的切换动作、收藏夹等分析出你的“无形的立场”。不仅仅抖音如此,推特同样如此。在巴以冲突发生之初,我的推特上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支持以色列的信息。而当某个亲巴勒斯坦的帐号因为对某件事实的详细剖析而被我关注后,信息流中支持巴勒斯坦的内容显著增加。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公平且广泛地接收到来自各个立场的信息。信息茧房无所不在,随意浏览存在潜在的危险。

第二,从影响力角度看,人倾向于支持自己已经发表的意见,并陷入自己的逻辑框架中难以脱身。

即便你的意见仅仅保存在自己的电脑的隐秘角落也是一样。当形成某个观点后,在随意浏览过程中,你更加倾向于注意那些与你的观点相似的内容。如果观点惊人的一致,甚至还会点进作者的主页,查看他的其他内容。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本能,但却导致你与信息茧房同频共振,从而加速了茧房的形成。

第三,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不免片面的,他的视野总是狭窄的。

即使你不从网络上得到任何信息,完全从自身真实经历出发,仍然大概率得出或麻木、或极端的错误观念。这是为什么单身汉和不善于社交的人更容易走极端。在某件事情上受到迫害因而仇恨整个社会最后暴力伤害无辜路人的故事屡见不鲜,而能力出众、生活优渥的既得利益者和上层人士则常常觉得社会的悲惨都是夸大其词,上访群众都是无理取闹。

第四,谣言的存在也让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由于人的大脑倾向于追逐离奇、惊悚的事件,而谣言与真相相比,常常具备离奇、惊悚的特征,因此谣言的传播比真相快得多。有基于推特的信息流研究发现,谣言传播力比真相强6倍。马斯克收购推特后,有一个改进值得称赞:每一个帖子下面,提供了读者可以备注的空间,实际上多数情况下变成了一个“辟谣板”。读者的这种参与对于谣言的传播形成了一种有益的对抗。

第五,从“生物学”角度,人天生带有“吵架”的强大基因。

当反驳别人时,大脑总是特别灵活,反应特别敏捷,记忆力也比平常成倍的加强,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如果认真听一次“骂街”,将它逐字逐句记录下来,可能会发现它也是一种很厉害的语言艺术。人作为万物之灵历经百万年的进化,为何还保有这样的技能?这不也恰恰证明了它的不可或缺吗?“头脑风暴”之所以会产生1+1>2的效果,可以互相激发,正是因为“在亢奋地否定之否定中自我超越”,咱们的大脑就是这样设计的。

如果我们的网络生活目标不仅仅是寻求认可和情绪满足,而是多少带点开拓视野,了解世界的需要,我们就不应该鼓励“独善其身”。整个互联网不是“它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置身其中的一份子,在“取”的同时也应该“予”,这是应有之义。

二、言论自由的边界

前文论证了我们为什么需要参与讨论,彼此交换意见。但这个过程如果不加限制,非常容易失控。键盘侠的一大快感就来自于在网络上用自以为的“雄辩”压得对方“抬不起头来”,如果实在辩论不过,直接开骂也是可以的。

在公众场合,何为不当言论,究竟应该自由到何种程度,虽然已经讨论很多了,也有很多成文的群规、版规,但在讨论激烈时,大伙儿还是常常上火,互道“傻逼”,最后要么退群,要么被踢出群,如果曾经加过微信,还会互相拉黑。事实一再证明,“何为言论自由”仍然并非十分清晰的概念,有必要常念常新。

下面以我的理解,尝试列举一些不应当被“言论自由保护”的不当言论。

第一种是恶意信息。

这是最普遍的不当言论。我们常常认为,信息可以判断真假,但恶意与否属于主观范畴,很难判定。我认为其实可以。往深层来说,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发言人的内心深处究竟是否恶意,但通过其言行就足以作出判断。

恶意信息与一般的虚假信息不同,由于人们能力有限,常常不能有效判断信息的真伪,因此仅仅是虚假信息,不一定是恶意,甚至是出于善意的。但,若能证实原始信源已经提供了详细的信息,而传播者故意对信息进行歪曲、捏造,那么就可以判定为恶意。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医院对两例早产夭折的婴儿进行器官移植,大家的资料都来自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明确指出,两名婴儿是分别由于心脏疾病和大脑疾病,无力回天,已确定夭折,医院征得家属同意后,实施移植手术。而某新闻隐藏关键信息,只说婴儿器官移植,对婴儿本身夭折的情况避而不谈,让人产生诸多恐怖的联想。这是毫无疑问的恶意信息引导。

另一例是这两天的加沙医院被炸,在国外已经清晰辟谣的情况下,国内某新闻仍然使用“加沙医院被炸,现场惨不忍睹,以色列军方拒绝承认”这样的视频标题,虽然它可以辩称“我每句话都是真实的”,但这种组合话术显然是故意把人往假象上去引导,当然属于恶意。

第二种是人身攻击。

这个看似很清晰不用过多讨论,但现实中,各种花样百出的人身攻击不一定很快被识别出来。例如,“你的思想简直不可理喻”,“你少说两句”,“这样想的人多半智商有问题”,“支持XX的人还是人吗?”,或者是义正词严的“同情XX,这样的人毫无底线”、苦口婆心的“你还是多看点书吧”……不一而足。

这些话我们可能都司空见惯了,第一眼看过去甚至都不觉得有太大问题。但本质上,上述例子都已经脱离了要讨论的问题本身,而是在否定某一个或某一类人作为一个人的整体。

任何社群都有管理者,对于互相谩骂的场景很容易识别和处理,但对前述这种相对隐蔽但又很常见的人身攻击常常视而不见,而它很多时候是互相谩骂的前奏,值得进一步警惕,管理者应及时介入。

三、我们应如何展开讨论?

在公共空间中,如果引起争吵,不但不能互相吸取对方的意见中有益的部分,反而会在互骂“傻逼”中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让讨论的价值荡然无存了。我们应该如何展开有益的讨论,又同时避免争吵呢?

为了便于后面的分析,我们姑且作一个定义:“讨论”指的是围绕事实、使用逻辑方法进行交流的过程;“争吵”则指的是围绕立场和观点,使用直觉和情绪进行交流的过程。我们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客观信息(可以是事实也可能是谣言),例如a,b,c,用大写字母来表示主观态度,如A,B,C。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没有人是真正不可理喻的。

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A、B、C并非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过去接收到的所有信息a、b、c共同归纳得到的。显而易见地,如果你直接硬撼他的主观态度A,由于支持结论A的信息a,b,c仍然没有变化,他当然不会被你说服。

即使你举出了一些客观信息,a、b,由于他曾经接受的信息比你刚刚列举的信息大N个数量级,他仍然可能不为所动。但由于信息a、b是客观的,随着时间推移,它在未来会被纳入对方考量的一部分,这就叫潜移默化了。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在公共空间讨论问题,当某一方抛出一个立场与观点时,可以简单地表示“赞同”、“反对”,或“持保留意见”,但不应直接就立场与观点发表更多的评论,因为那没有意义。如果有事实信息补充,那就补充c、d、e,然后可以陈述自己得出的立场与观点即可。

例如,如果有人说:“巴以冲突中,我坚持站在以色列一边,站在文明一边”,这属于立场描述。如果有不同想法,最好列举事实,例如可以查一下资料,严谨地论证一下加沙多年以来究竟是否处于严密监控之下。反之,如果有人说:“我支持巴勒斯坦人,他们才是自卫!”也是一样,有不同想法的话,可以给他们看一看音乐会上发生的惨案,找一找那些上百例的人体自杀炸弹。当然,你还可以跟他一起探讨一下哈马斯与巴勒斯坦的关系和区别。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在公共空间,立场与观点一旦被抛出,就不必再去评价。所有的讨论应该紧密围绕事实与逻辑进行,而立场与观点是基于这些讨论,由参与各方自己得出来的。

其次,慎用标签化、绝对化的语言。

标签化的语言用多了,会模糊它本身的含义,例如“法西斯”,我惊讶地发现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法西斯”了,但还在一如既往地反对它。讽刺的是,我们一边在嘴上反对它,一边又在行动上践行它。这就是标签化带来的危害。

另一个常见的标签是“恐怖主义”。这个词自911事件以来,到现在仍然很好用,一旦某个组织被冠以“恐怖主义”,人们似乎松了口气,它立即变成了一种单色调的事物,一种纯粹的“恶”,我们不需要详细研究它了,它就不该在地球上存在,赶紧消灭它吧。

“恐怖主义”抹杀了前因后果,也抹杀了其内在的复杂性,连带着,“支持哈马斯的人都应该去死”,这句本来是针对恐怖主义的,结果自己也变成了恐怖主义。如果 “恶”可以直接被消灭,世界上早就不应该还有“恶”了,可事实呢?

其他还有很多常见的标签,例如“美吹”、“俄粉”等等,它们无一例外地都离开了讨论的问题本身,本质上也是一种人身攻击。

绝对化的表述与标签是类似的。“中国人都靠不住”,或者“简中圈就是一坨屎”,这样的话我们看到很多,这种话只能提供一点点廉价的情绪价值,对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毫无帮助。多加一些定语前缀,既能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又可以避免给别人留下极端的印象,何乐而不为?

第三,谨慎辨别三无信息

有一类信息,没有出处,也缺乏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同时还缺乏逻辑过程,这类信息多半是谣言。

要知道,如果一件事情是真实的,那么将它描述出来广而告之的人,一定希望别人尽可能地相信它,因此他会附上足够“自证清白”的信息,例如清晰的时间和地点,清晰的引述来源。反之,“据称”、“近日”这种故意模糊的,往往是为了让信息本身变得不可查证,从而让这则谣言在被揭穿之前的传播窗口期变得更长。

当然,现在各种造假手段更加先进了,例如中石油领导宣称1升油只有800毫升的这则视频,实际上发言人并非中石油领导,发言内容更与此无关。我们常常说“有图有真相”,结果他确实有一张截图,但再给你来一段纯粹编造的配文,这就让很多人上当受骗。随着这类手法越来越普遍,我们也要养成查找原始新闻链接的习惯,同时,在自己引证相关资料时,也应该附上原始资料链接,这样的信息可信度就高很多了。

第四,尽量一次性完整表达观点

这属于技巧性方面的问题。在人很多的微信群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你明明表达的是一个辩证的观点,但却被别人抓住你的某一句话攻讦不休,而解释的话有的人看到了,有的人又没看到。有些人不但喜欢把话分成好几句来说,每一句还特别惜字如金,主谓宾残缺不全,非常容易造成别人的误解。

网上聊天跟饭桌聊天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人可以“打断”你。与拼打字速度一样三、五个字往上凑,远不如你慢一些、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来的有效果。

从过往经验来看,大段文字的交流极少引起争吵(按前文对争吵的定义),吵得不可开交的多表现为短促、片面的交流形态。

第五,包容与承认错误

想要“纠正”别人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观点”,而最终失败,是非常令人感到挫败的。多次挫败之后,他可能会想“傻逼们都不可救药”,于是不再说话,冷眼旁观。如果能“观”下去倒还好,就怕一怒之下退群,找其他“志同道合”者共振去了。前面已经分析过,这样做,等于自己把自己困在了信息茧房,大可不必。冲动之余,先别急,先看看别人怎么说的,再找找其他信息渠道,一定会受益匪浅。

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辩论的双方常常以一方的沉默告终,这种沉默宣示了另一方的胜利,胜利者即便不说出来,心里可能也在想“怎么样,没话可说了吧?”

排除沉默方“算了不跟你争”这种情形之外,也确实存在沉默一方真的被说服的情形。但我很少看到有人说这样的话:“没错,我想来想去,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我之前想的有问题。”大概是人都好面子吧。

对于立场与观点,没有清晰的对错,承认错误大可不必。但对于客观事实,在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的情况下,认个错无伤大雅,别人不会觉得你丢人,反而会觉得你是个可交的朋友。把“面子”放一边吧,不要一边抨击它,一边还戴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