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俄乌之战第5天
- 随笔
- 2022-12-03
- 129热度
- 0评论
这是篇旧文,写于2022.3.1,俄乌之战第5天。
1 关于战局
从表面上看,战争的最初2个小时,根据多数由俄方发布的信息,俄罗斯方面摧枯拉朽,甚至在2小时的时候宣称已经占领基辅。可以感觉到,战争的最初几个小时,消息都主要来自双方的官媒、国防部,很简短,概括性很强。但到了下午6点,随着越来越多自媒体、电报等消息源的加入,很快发现“占领基辅”是一个谎言。我意识到:战局并没有那么顺利。
然后,就是海量的来自自媒体和西方主流媒体的信息轰炸。似乎俄军处处受挫,而乌克兰在各方支援下已经逐渐缓过来了。“俄罗斯不过如此”,一种印象和共识逐渐形成。
但一个新的疑问产生了:有关俄军战损的报告铺天盖地,而乌克兰战损的情况几乎没有人提及。如果反过来重新审视这些“主流”媒体,会发现它们同样是不客观的。然而,假设俄军真的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何看不到俄方媒体的相关报道?
几种可能的原因。
1)在现代战争中,小型化的单兵武器让防守成本无限降低,严重影响了常规战争的攻守平衡。这意味着:要么冒天下之大不韪动用超常规武器,要么只能搞搞局部小摩擦。二战思维已经过时。
2)北约的情报系统给予乌克兰极大支撑。除了在闪电战的前几个小时,各方面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外,老美的全球鹰预警机已经“地图全开”,同时武器物资援助源源不绝。
3)俄罗斯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作为一个也曾经想过加入北约的国家,意识形态管控上已经有了空隙,“欧化”的思维或许已经慢慢渗透。这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以上判断,似乎是个正常人都能作出,这似乎反过来印证了普京是个傻叉。但我们都知道,普京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个傻叉。
仅从表面上看,普京打了4天,没有达成任何战略目标,反而付出了短期和长期的各种沉重代价。这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预判失误(失误大的离谱),但也不像是一个蓄意为之(代价大的离谱)。
也许普京打了这几天的常规战争,仍然是一种试探,是在为了战争升级作铺垫、识朋友、找理由。
最近几天,正在研究乌克兰的历史,对于俄罗斯的近几年国内的情况,了解甚少。所以,暂时没办法作出判断。
2 关于革命
看《Winter on fire》,将游行的人民描写成“向往自由和人的尊严”,加入欧洲是为了“拥抱文明”。显然这部电影是带有鲜明立场的。从立法规定“不得佩戴头盔面具”,到用实弹射击游行群众,无一不符合“独裁暴政”的叙事,让人无法不联想到光州事件和ENSF(代指)事件。
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双标。作为旁观者时,常常劝说别人:不管怎样,你先动手就是不对。作为当事人时,又觉得对方语言的武器比子弹更让人无法忍受。普世价值观在这里出现了一个Bug:它将人命看作无比重要,但激愤中的人群却可以轻易将自己的命押成筹码。某种角度来讲,亚努科维奇的逃跑,恰恰证明了他还没有达到独裁的最高境界;推翻能够成功,本身就证明了被推翻的还不是顶级的邪恶。
讽刺的是,重新大选出来的亲欧派总统几乎是一天都不愿意耽搁,开始了全面的“去俄化”,对亲俄派赶尽杀绝,在乌东制造了血腥程度丝毫不逊于亲俄派当政时的一系列惨案。封杀俄语及亲俄媒体,这个民选的政府干起“独裁”的事儿来仍然轻车熟路。正如福山所说,民族建设是国家稳定必须要做的事情,而民族建设真的一定要通过血流成河的方式来进行吗?
归根结底,不过是东西方角力在乌克兰这样一个特殊地理位置的具体表现。双方都希望,乌克兰这个缓冲垫子是自己的,而且最好厚一点。最初是意识形态的煽动,最终的仇恨,由一次次具体的“革命”和“镇压”来累积。世界格局在俄乌之战前不稳久矣,老美的衰弱久矣,北约的各怀鬼胎久矣,中国蠢蠢欲动久矣。和平的大厦主筋已断,先崩开的却是表面的混凝土。站在这混凝土的裂缝上梳理世代恩仇或许可行,点评正义与邪恶,真的是毫无意义。
3 战争的哲学
哲学的一个核心就是研究究极问题,譬如“WHY”。Why the human being?Whe the lives?Why the cosmas?Why the everything?
譬如一本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小说,倘若男女主人公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那这究竟是Happy Ending,还是Then End of Meaning?我曾经表达过最近几个月来对于“意义”的思考:即宇宙本可以是一条值为0的无限长的直线,那么也就相当于“无”;然而它有了一些波动,从而产生了+1和-1,那么这条宇宙之弦开始了有“意义”的振动。而这种振动,在赋予everything“意义”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自身的“意义”,+1的存在究其一生在寻觅那个需要它去填满的-1;同理,-1也在等待那个宿命中的+1。+1和-1在意义上等价,因为它们彼此赋予对方意义。
我也打过另一个比方,即一条横放的小木棍,自然而然可有“左”、“右”之分。若仅将这跟木棍当做一个质点,那么这跟木棍是单调、枯燥的,没有多少“意义”。一旦分为“左右”,则冲突、张力和生命力就来了,瑰丽、诡谲的故事就准备好了历史的舞台。当你截去其中“左“或“右”的一半,这根木棍仍然没有死去,为了续写历史的传奇,延续其在宇宙中的意义,它仍然要再次自分左右,如此不断分下去,乃至无穷。
另一次有趣的讨论发生在“奥特曼”。小时候看奥特曼,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心间,直至几十年后的最近才感觉最终揭开了答案。奥特曼有一记类似“光刀”的绝招,但出此招,怪兽必死。那为什么前面还要热热闹闹打那么久呢?其实心智正常的成年人都会明白,因为那不符合哲学。任何事物不会孤立存在,正如正电荷不能孤立存在,+1离不开-1;一个孤立且强大的存在,如果它存在,反而会成为所有各方共同的敌人。
人类社会当然也是如此。老美忙于在世界范围内“维持和平”,如果真的天下太平了,它意义何在?商鞅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消力去毒。以中国为例,经济相对发达了,人民相对富裕了,精神开始活跃了,商鞅所谓六虱之害就开始泛滥了。不鼓吹战争,如何实现万众一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诚不我欺也。
25号宇宙的试验早就揭示了,乌托邦根本不成立。除非人类可以任意征服星辰大海,否则必将在资源枯竭的零和游戏下,或一往无前、或睚眦尽裂、或百般无奈、或蓄谋已久地,反复用战争来调节平衡。
4 讨论的层面
在讨论形而上问题时,首先要约定讨论的层面,否则用更高层面的逻辑去打击相对较低层面,属于“降维”打击,会让讨论无法进行,也可以称之为胡搅蛮缠。
第一层面,是利己层面。所以一边诅咒老美灭国,一边向往去老美留学,这并不是精神分裂。一边认为中国入联合国是拳头大就是真理,一边却在台湾问题上要翻家谱,同样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逻辑。这其实没有什么好鄙视的,它属于人群中的大多数,也是分析任何社会问题的基本模型的基础。
第二层面,是集体层面。福山认为,创造规则并遵守规则是人类的三大本能之一。这显示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智慧的一面,因为它本质上不是直接利己的,而是藉由改善集体的状况,来达到一个高于自己的整体利益。我们日常讨论世界局势的时候,这个“集体”常常被认为是所谓的“人类公认的普世价值观”,也就是“自由”、“平等”、“民主”……等等,以及一系列国际宪章和协议条款。
然而,西方世界是否恰恰是利用了这一个“集体”意识形态,以“集体”为名,行“剥削”之实呢?这正是“独裁”的东方世界的反“集体”叙事,它是不是真相?
这正是第二层“集体”现实和第三层“哲学”现实的本质冲突。
普世价值观告诉我们,只要加入全球分工,同时尊重每一个个体,就可以实现全球合作共赢,达成全球和平。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像机器人一般严格遵守普世价值观,那么或许它是对的。但人性的黑暗面告诉我们,所有的宗教告诉我们:有限的世界永远无法安放人的一颗“无限心”。与其相信人类大同,一步慢步步慢、“永世不得翻身”才可能是落后国家的最终结局。
第三层面,是哲学层面。除了前面讲过的,人类永远需要冲突,冲突等价于活力之外,站在哲学角度还可以讨论更多。曾经有理论学者做过一个模型:资源是线性增加的,但人口是指数增加的,所以很快就会崩溃。但《规模》这本书指出,截止目前为止,人类的科技和社会发展同样呈现出某种指数增加,且人口也并非按照理想的指数增长,从而让这两者一而再、再而三的取得平衡。
我想说的是,这有点像摩尔定律。之所以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摩尔定律显得正确,是因为同一个科技范式下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事实已经证明,当CPU的制造精度已经无法忽略原子间的量子隧穿效应时,摩尔定律也就同时宣告失效了。同理,人口的增长当然也存在某种极限,人类穷尽一切的智慧,在科技和社会规则上不断创新,无非是延迟了崩溃那一刻的到来,甚至压抑本身还增加了崩溃到来的烈度。
如此说来,战争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死亡也应该是理所应当。从哲学角度,灭霸竟然是对的:如果可以反复打个响指,同时又能坦然面对死亡的选择,人类或许可以幸福的多。这结论显然与普世价值观背道而驰。
5 自我的救赎
容易发现,如果在“层面”问题上不断拔高,等同于让问题不断虚无。
若真把+1、-1最终回归为0作为归宿,似乎立即自杀就可以直接实现目标,为何还需要在世上苦苦挣扎几十年?
若真的看穿独裁和民主只是一根进度条上的刻度,似乎可以悠然面对最严厉的言论管控,为何还要郁郁寡欢,长吁短叹?
若真的认为战争是不可或缺甚至是对整体有利,似乎可以坦然赴死,面带微笑,为何还要满腔激愤,选边疾呼?
因为还有过程。小偷要履行好小偷的角色,因为那对抓你的警察也很有意义。反贼要偷偷建群,散布反动言论,呼吁言论自由,因为那对铁拳很有意义。理解战争的必要性,同样不妨碍发出反战的呼声。
体与相,黑与白,左与右,彼此成就,彼此需要,那么扮演好那个角色的过程,就找回了“意义”,完成了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