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要么忍,要么滚”

“要么忍,要么滚”,为什么说这话不对呢?

它原本只适用于一小群人,但现在常常见到有人将它泛化,一下子就从概念上把无数人的努力化为了无形。

这个语境下的“普通老百姓”占据了人口大多数,但不是全部。即使从这个定义下的“普通老百姓”来解析,也可以得出一些不那么绝对的结论。

如果没有娃,那么是否润,是精神追求、物质追求、客观及主观条件的综合博弈结果。这些因素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某人“有一些精神追求但还不能放下一切”就对他进行嘲讽。启蒙不是一朝一夕,吐狼奶也不只是一次两次。

如果有娃,那润的动力就强了很多。小孩子学习能力强,家长要上班,每天纠偏代价巨大。但是,润仍然不是唯一最好的选择,娃是双刃剑,他既要求精神上的保护,也对经济上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润出去穷困潦倒,人穷志短,对娃来说未必最优。

以上仍然是从现实角度分析。我们可以提供建议和帮助,但不能苛责迟迟下不了决心的人,更不应鄙视他们,要知道,愿意聆听润的建议,已经强过了大多数。鄙视他们是另一种法西斯。

转到精神层面,我可能要说一些不好听的话了。这片土地虽然荆棘遍地,倒也从来不缺热血男儿。润是一种无奈的破釜沉舟,当然也需要勇气,但却未必值得自豪。

我们有时候会不自觉地代入宏大叙事,认为这个世界已经无药可救,但如果躬身践行,就会发现意义并不那么难寻。多年前遇到同道中人的那种鼓舞仍然记忆犹新,我们还需要加强识别和联系。远走他乡需要勇气,留下来坚守何尝不需要勇气?换个角度来看,斗士才真的是放下了一切,润反而不是。

从对“它们”仍抱有一丝希望,到对“它们”放弃幻想,转而对“人们”抱有一丝希望,继而对“人们”放弃幻想(至少短期内),转而对一个个的个体抱有希望,在一次次的吐狼奶中,意义的追寻仍然没有落空,也更加脚踏实地。我们不要言必及“改变社会”,能改变一两个人足矣,能改变一个小环境足矣。

在烈火肆虐时,也许结局是注定的,但起码可以让自己变成一棵不易燃的植物,这点坚持决非毫无意义,因为没有哪次大火真的能毁灭整个森林。

再来谈谈人生观。我曾经说过,无论什么境遇,都是人生。趋利避害虽然是一种本能,但看开一点的话,快乐与痛苦都是一种体验,而且还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到哪里都是秤不离砣。“早日找到人生的方向”,这话没错,但未必所有人生的方向都是追求舒适。就我个人而言,逻辑思维和与生俱来的写作能力也许就是刻在DNA里的“天命”,这让我意识到,留在这里是我的使命和价值所在。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了。